劇中林永健飾演了一家之主“馬一毛”,因其在《金婚》、《馬文的戰(zhàn)爭》等多部熱播劇作中的優(yōu)秀表現(xiàn),如今儼然已經(jīng)成為一大“收視保障”。特別是《黎明之前》中的大反派譚忠恕,讓觀眾看到了林永健實力演技的一面。
而“黎明”之后,林永健率領(lǐng)何賽飛、辛柏青、于和偉、涂松巖等一眾“馬族”現(xiàn)身BTV影視頻道,迅速占領(lǐng)人們的眼球,“老馬家”30年的家庭生活故事也成為電視觀眾津津樂道的話題。
日前,正在內(nèi)蒙拍戲的林永健接受本報記者電話采訪時稱:“我在‘老馬家’挺好的,感謝觀眾惦記著‘馬一毛’。”
“馬一毛有我自己的影子”
《老馬家的幸福往事》講述的是上海老城區(qū)某里弄的老馬家一家人從文革后期至新世紀初的近30年的歲月變遷。林永健飾演的一家之主馬一毛,在劇中是一個從山東遷居上海、再普通不過的小肉販。他生活經(jīng)歷坎坷,一生起起落落,卻始終將希望寄托在三個兒女身上。也許他在時代變遷中顯得十分渺小,但他卻是中國“小老百姓”的真實代表,他的奮斗經(jīng)歷與心路歷程也必將喚起一代人的共鳴。正因為如此,這部劇也被稱為“南方版的《闖關(guān)東》”。
當初林永健第一次看到劇本的時候正在沈陽拍片,白天忙拍戲,晚上用一個通宵讀完了劇本,第二天一大早就撥通了制片人的電話,稱這個角色非他莫屬。
對于賣肉的“老馬”,雖然這個身份他沒有體驗過,但是林永健笑談自己小的時候,曾有過跑到菜市場看人家賣肉的經(jīng)歷。“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跑到家旁邊的菜市場,去聞賣肉的案板上的肉味,站在肉案子前面,看賣肉的師傅怎么吆喝怎么切肉……因為小時候要好長一段時間才能吃到一頓肉菜,那個肉腥味現(xiàn)在聞來可能會覺得有腥氣,但是那個時候我卻覺得真香。∷栽谘蓠R一毛的時候,我把小時候的這段經(jīng)歷就用上了。”
而更多劇中出現(xiàn)的場景和道具,都是真實還原自那個年代,絕對能夠勾起很多觀眾的回憶。
從“譚局”回歸“小人物”
有人說:如果《黎明之前》不是拍在《暗戰(zhàn)》、《潛伏》等諜戰(zhàn)戲之后,可能林永健會比王寶強、孫紅雷更早走紅。
從《金婚》里的“搶鏡配角”大莊,到電視劇《喜耕田》、《王貴與安娜》《馬文的戰(zhàn)爭》里的男一號,再到《黎明之前》大反派譚忠恕,林永健所飾演的角色可謂是千變?nèi)f化。而這次的《老馬家的幸福往事》,林永健似乎又回歸到“小人物”上來。這也不難看出,林永健從內(nèi)心深處更偏愛平凡的小人物。而對于這次塑造的“馬一毛”,林永健更是由衷喜愛。他說:“馬一毛的經(jīng)歷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在他身上有著明顯的屬于我這一輩人的印記。”
林永健不是我們常規(guī)理解上意義的“男一號”,他最好的朋友吳軍曾開玩笑說林永健長得是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然而這并沒有減少觀眾對他的喜愛。對于自己的形象,他也曾幽默詼諧地說:“漂亮的臉蛋也不能產(chǎn)大米,真正打動人心的是個人魅力。” 劇中的“老伴”何賽飛一向為他撐場,“永健還是很帥的,他以氣質(zhì)取勝。”
對于一直是”飾演的角色比本人還紅”,林永健表示自己不但不在意,而且還很欣慰,“如果叫我飾演的角色的名字,我會更開心,這說明我的表演深入人心!”“我的職業(yè)就是一個演員,演戲的,老百姓講話了,演戲就是演什么就得像什么,演各種角色,你要去塑造,記不住我名字沒關(guān)系,能記住我所演的這些人,我覺得我很知足,因為演了這個是觀眾非常喜歡的,假如他今天叫不出我的名字,沒關(guān)系,明天叫不出來也沒關(guān)系,早晚有一天他能叫出我林永健這三個字的時候,他會根深蒂固,因為有很多的角色他很喜歡?偙纫灰贡t,大家卻根本記不得他演過什么要強!”
有著十年的沉寂歲月,做過學員、戰(zhàn)士,林永健從來不會放棄任何機會,1997年通過《和平年代》逐漸走上演繹事業(yè)的正軌;2005年《龍非龍,鳳非鳳》是林永健擔任男主角的第一部戲,也奠定了他和張國立之間默契的黃金搭檔關(guān)系;2007年,林永健在《金婚》中的非常表現(xiàn),以至于不少觀眾都說他“喧賓奪主”風頭蓋過張國立;現(xiàn)在,通過《黎明之前》和《老馬家的幸福往事》等熱播劇,林永健也以“小眼睛、大智慧”的形象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