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春晚小沈陽出演《不差錢》給人們帶來不少笑聲,可同時也給大家?guī)聿簧匐u皮疙瘩,因為小沈陽的娘娘腔實在是讓人不舒服。于是2010年反對小沈陽娘娘腔再上春晚的聲音很大,弄的春晚導演差點沒棄用他,后來是看他師父趙本山的面子,答應他以配角記者身份出演《捐款》。小沈陽這回演記者沒再賣弄娘娘腔,可也沒給大家?guī)硎裁葱β,看來不耍娘娘腔的小沈陽,沒什么喜劇效果。
可就在大家反感小沈陽娘娘腔時,林永健的“天津大姐”反串卻照常進行。這回林永健在黃宏小品《整容》中扮演的“天津大姐”是整容女的老娘,只見他獐頭鼠目一身丈母娘的打扮,叉著腰一口天津腔,一句“破相”噴出唾沫星子老遠,引得現(xiàn)場笑聲不斷,非常出彩!可以說,林永健的娘娘腔比小沈陽的大姑娘秀還要搞笑,可他卻從來不被觀眾反感,年年春晚,觀眾都盼著林永健叉腰用天津腔噴上一回唾沫星子,這好像這已經(jīng)成為近年春晚的一個喜劇定式了。這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對小沈陽娘娘腔反感,卻對林永健的娘娘腔偏愛,這不是雙重標準嘛?為什么同在春晚,娘娘腔有人玩得,有人就玩不得,這不是一種明顯的不公平嘛?
確實,我也覺得奇怪,小沈陽長的年青、俊朗,身材高大,他扮娘娘腔多是模仿大姑娘,怎么就不入觀眾眼呢?而林永健長的一對小眼,反串的天津老娘們俗而丑,而那一噴又非常不衛(wèi)生,可為什么觀眾就不反感呢?而對小沈陽的娘娘腔不停地說三道四?我琢磨了半天道理可能有以下三個:
一是林永健只是每年春晚反串一下“天津大姐”,給大家營造一份節(jié)日快樂,但林永健本人的演藝風格從來都是很爺們、很男人的,有時他還扮演特別陽剛的軍人。而小沈陽是天天靠耍娘娘腔吃飯的主,2009年,他巡演全國走到哪,娘娘耍到哪,倒了億萬觀眾胃口。所以,偶然反串,逗大家一樂的林永健,和天天上臺就耍娘娘腔賺錢,弄的自己都快成二夷子的小沈陽對比,當然大家討厭后者小沈陽了。
二是林永健的娘們反串,性格鮮活,有一定藝術含量,而小沈陽扮的女人,一蹦一跳的非常類型化、漫畫化,嘩眾取寵的成份很大,沒什么藝術含量,主要靠鬧騰和低級趣味制造笑場。一個是有藝術感染力的反串,一個是低級趣味的噱頭,前者有藝術營養(yǎng),自然百看不厭,后者耍的是變態(tài),當然要被人膩味了。
三是兩人的人格品味不一樣。林永健是軍隊里邊鍛煉出來的演員,為人正派,演藝上走的是正道,他不是帥哥,但憑突出的演技成了明星。平常我們講文如其人,其實演也是如其人。人格品位端正,演藝道路正宗,他就是反串也是透出一股子純正之氣?尚∩蜿柧褪莻農(nóng)村的民間藝人,什么專業(yè)教育也沒受過,更沒有受過正經(jīng)思想作風熏陶。人格品位站位很低,比如,他上春晚就是為成名,就是為賺錢,連采訪他都要交錢?闪钟澜⒀荽和韽膩矶际钱斉浣,自愿當綠葉,從來都是義務奉獻,兩人的人格品位不在一檔次上。
其實觀眾不是對男扮女相反感,梅蘭芳男扮青衣誰都喜歡看,連外國都認為是高雅藝術。現(xiàn)在李玉剛也以扮女相出名,大家也都喜歡看。在小品演員里,靠扮老太太出名的也很多,也沒見人反感什么。其實,人們反對的是變態(tài)、低級趣味、人格品位上不去。小沈陽男扮女相,集中了人們所有的反感和厭惡因素,因為他的扮演不是什么藝術,是鬧騰、是噱頭,也不體現(xiàn)什么奉獻精神,從本質(zhì)上講,就是個用娘娘腔賺錢的江湖藝人。
本來,小沈陽不出席春晚,就在民間裝娘娘腔逗樂掙錢,誰也說不出什么來,就說他低俗、低級和變態(tài),也是在適應農(nóng)村低端娛樂市場的欣賞趣味,滿足民間的笑場的需要。可央視非要讓他出現(xiàn)在主流文化平臺上,那他就受罪了、挨罵了。所以,說了半天,人們反感小沈陽不是個純粹的娘娘腔的問題,是個民間藝術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主流藝術生態(tài)系統(tǒng)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演藝系統(tǒng)相互不相容的問題。從小沈陽今年拘謹?shù)谋憩F(xiàn)看,我們可以預見,小沈陽如果想在主流演藝市場站穩(wěn)腳根,他必須要進行一番脫胎換骨的改造才行。想當初,他師父趙本山1987年被昆姜推薦上春晚后,也是多經(jīng)磨難,直到1990年演出《相親》才奠定自己的位置。而且在以后十多年時間里,一直在適應、提高、改進、磨合自己的表演藝術,小沈陽亦不能幸免這種磨合和變軌,希望他自己能意識到,重新打造自己,如果他有靈性和悟性,是會成為第二個趙本山的。
對于影視明星林永健,希望他不要滿足每年春晚的一噴,應該打造屬于自己風格的春晚小品,他的喜劇細胞很豐富,他有成為第二個陳佩斯的潛力,讓我們給他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