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 2010-06-01 (中網資訊娛樂) 亞運歌曲唱亞洲,這幾乎已經成為一個不成文的慣例。事實上,這還不是亞運會的慣例,非洲運動會、歐洲運動會等等洲際運動會,在選擇會歌或推廣曲時,或多或少,總會突出一些自家范圍內的文化特色、地域特產啥的。而作為2010年廣州亞運會組委會重磅推薦的亞運歌曲《藍天》,卻顯然突破了地域和物質這些表現(xiàn)的限制。其和平、大愛的潛意思表達,甚至會讓許多人在一時間找不到亞運會的入場口。但隨著“國無疆界,日行八千里”那種更為寬廣更為自由的音樂意境的展現(xiàn),卻更能夠因為這種精神的升華,讓亞運會那種源于體育高于體育的精神隨之升華。
同樣的,體育歌曲唱體育,這似乎也是音樂界和體育界一個不成文的慣例。但歷史上最為有名的兩首體育盛會歌曲: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心手相連》和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的《意大利之夏》,前者根本沒提奧運,后者也完全不見足球,但反而因為意在言外、超越體育的呈現(xiàn),載入體育界和音樂界的史冊。實際上,有中國的哲學來解讀的話,這就是退一步海闊天空在藝術上的最佳體現(xiàn)。當一首類似洲際或國際運動會的主題歌曲,想無所不包的呈現(xiàn)出所有的參賽國的文化特色,甚至還想容納進所有的項目特點時,往往會因為強調專而全,從而失之晦而澀。而這一次廣州亞運會組委會推薦的歌曲《藍天》,則同樣避免了中國同類型歌曲創(chuàng)作中過于寫實、過于全面的弊病,用一種類似于《心手相連》與《我和你》的手法,以沒有高揚口號,沒有籠統(tǒng)概念的形式,賦予了作品以一種中國潑墨寫意畫那樣的山水意境,這倒反而既在無形中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的特色,也讓歌曲想要詮釋的體育精神,以包容、和平、友愛這種更高的層次展現(xiàn)出來。如果說無聲勝有聲是一種至高境界的話,那么《藍天》里的那種無形勝有形的意境聯(lián)想空間,則就是異曲同之妙。
而在音樂上,《藍天》雖然選擇了古典和舞臺劇融合的效果,來襯托作品本身的高貴和華麗,但柔和的音色處理,淡化的莊嚴效果,除了進一步體現(xiàn)出中國文化中的儒雅、淡雅和雅致特點外,也不張揚很低調的突出了廣州這個舉辦地所背靠的中華文化。同時,更為和諧的音樂氛圍,也更能突破體育歌曲節(jié)奏明快、講究氣勢的格式套路,以一種文化底蘊和細水長流的淡然和淡定,包容體育精神最終所追求的無限、自由等精髓。
作為《藍天》一曲的演唱者,成龍和孫楠一個是在世界演藝圈都頗具影響力的藝人和公眾人物,另一位則是華語樂壇屈指可數的唱將歌手。除了成龍繼續(xù)在作品里,展現(xiàn)出一種溫文爾雅的親和力之外,孫楠則改變了以往給人的那種于高音區(qū)彪悍、張揚的處理,配合歌曲本身那種由柔至漸剛的循序漸進過程,以一種高音不減當年,但更為淡定、柔和的聲線控制,從而最大限度呈現(xiàn)出藍天特有的晴朗、開闊和無拘無束感,并達到歌曲意境中想要傳遞的那種激情與和諧的平衡。
與此同時,《藍天》還同時擁有成龍和孫楠的獨唱版,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也可以以更多元化的方式,針對不同人的審美需求對號入座,于或莊重大氣、或技藝超群的音樂意境中,找到和平與大愛的切入點。以此為廣州亞運加油,為亞運盛會預熱,更重要的還有,通過亞運會、通過體育精神,從而抵達純潔明亮的藍天那種至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