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一連看了幾個戲,主要的道具都離不開“床”。如果說“床”和“浴缸”稱得上是孟京輝戲劇舞臺上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道具,在他的新作根據(jù)德國電影大師法斯賓德電影改編的話劇《愛比死更冷酷》中,一張雙人床再次成為該劇中的主要場景;而根據(jù)石康小說改編的反映“80后”生活的話劇《奮斗》中,男女主人公更是頻繁“上下”于舞臺中間的雙人床;青年演員趙立新剛主演完法國著名編劇讓·克勞德·卡里埃爾的作品《備忘錄》,其中主要道具就是一張大床;而在他馬上又要主演的另一部根據(jù)瑞典電影大師英格瑪·伯格曼作品改編的話劇《婚姻風景》中,將出現(xiàn)一張“更大的床”;而曾經(jīng)由徐崢、陶虹夫婦在大劇場主演的話劇《情圣》即將以《Mr.情剩兒》之名在小劇場再次上演,劇場變了,演員變了,劇情也有變化,但唯一沒變的就是:主要道具還是雙人床……一位經(jīng)常看戲的觀眾對此表示質(zhì)疑:“以前的中國戲曲是‘一桌二椅’,怎么到了今天的中國戲劇舞臺,就變成‘一張大床’了?!”
不僅各國家各時代各作者各風格的作品,都以相似的“床戲”場景被搬上中國當代戲劇舞臺,而且最近的不少話劇中還不同程度地出現(xiàn)臟話和抽煙的場景。記者采訪一位戲劇制作人了解到,由他制作的一部話劇請來的主演是一個不太有話劇表演經(jīng)驗的影視小明星。“他總是記不住臺詞,所以就自己往里面加‘水兒’詞(意指沒有什么內(nèi)容的詞),還加了不少口語和粗口。但觀眾似乎挺喜歡,劇場效果也不錯。”但一位帶著孩子觀看演出的家長,卻既氣憤又無奈地對記者表示:“本來帶孩子來劇場看話劇,是想讓孩子接受一些高雅的藝術熏陶,但沒想到聽到的臟話粗口比電視電影中還多,演員們還總是用抽煙、喝酒來表現(xiàn)頹廢的狀態(tài)。讓我們做家長的真的很尷尬,以后帶孩子看戲確實得謹慎一點兒。”另外一位中年觀眾也表示:“藝術雖然源于生活,但也應該高于生活。如果只是把生活搬上舞臺,甚至是生活中粗俗的一面表現(xiàn),那么又何必來劇場呢?有的演出讓我感覺他們并不夠尊重觀眾,也不夠尊重自己,即便能博得一些人的笑聲,但得不到更多的尊敬。”
對此,北京市戲劇家協(xié)會秘書長楊乾武表示:“我覺得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是正常的,因為劇場本身也是一種娛樂的場所,而娛樂有它粗俗的一面。無論是莎士比亞的戲劇,還是中國的傳統(tǒng)戲曲,其實都有很多粗俗市井的東西。這也是一種宣泄,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一種心理治療的作用。尤其對于陷于巨大孤獨感、感到抑郁、壓抑的當代都市人來說,群體娛樂是一種有效的宣泄和治療。”但楊乾武也強調(diào):“但是劇場里的表演不應該為‘臟’而臟,為‘床’而床;不應該刻意地去迎合粗俗。如果很多演出的表現(xiàn)形式都很雷同,那說明我們的創(chuàng)作者不夠高明。”
看來,劇場不僅是高雅的藝術場所,也是大眾的娛樂場所,因此出現(xiàn)上述的現(xiàn)象并不值得大驚小怪。尤其如果是劇情或者人物需要,就更無可厚非。但是,對于藝術創(chuàng)作者來說,貧乏的想象力和雷同重復的表現(xiàn)手法,并不值得稱道。尤其,當只能靠“粗俗”或者“模仿”來吸引一批觀眾的同時,也會有另一批觀眾因此而離開劇場。
本報記者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