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中國當代電影的領銜人物,賈樟柯今年帶著兩部強有力的新作來到了紐約電影節(jié)。就象唐人街傳說中令人膽戰(zhàn)心驚的雙槍大盜,這一次賈樟柯帶著兩部電影來了紐約。曾經(jīng)在今年五月參賽戛納電影節(jié)的《二十四城記》是一部虛構與紀實相結合的作品。該片紀錄了成都一個工廠經(jīng)歷時代變遷最終改建成一個名為"二十四城"的高級樓盤的過程。
影片是用一種有趣的手法來表達記憶的嚴肅主題,賈樟柯將三代工廠工人的采訪與包括演員陳沖和賈樟柯"御用"演員趙濤等的獨白相結合。與觀眾分享了家庭分離的痛苦故事和年輕歲月的浪漫回憶。本片成為賈樟柯最多情緒直率表達的電影,也是他最具自我意識的美學主義作品。他電影招牌式的視覺風格-長鏡在這部影片中也時常運用到,但這部電影也有前蘇聯(lián)電影蒙太奇式的切換,他與攝影師余力為,王昱用特寫鏡頭和詩詞般的視覺比喻構造他們作品的神秘詩性,而這種風格正是賈樟柯捕捉中國歷史變遷的風格的發(fā)展。
另一部賈樟柯帶來的電影是《河上的愛情》,這部短片以錯過的浪漫為主題向費穆于1948年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之作《小城之春》致敬,這部作品常常被影評人看作是中國電影的最佳作。大學畢業(yè)典禮后的十年,一群從前的戀人仍然彼此信任但開始對年輕時期的遺憾感到惋惜, 流經(jīng)他們小鎮(zhèn)的河流承載著他們對過去的永遠回憶。在他的純真的初戀故事中,賈樟柯結合他的兩位主要演員,趙濤和王宏偉,還有曾在2006年出演婁燁頗具爭議的電影《頤和園》的郝蕾與郭曉冬。賈樟柯不僅有能力和過去中國的電影傳奇相交流,也有胸懷和當代的同胞導演用電影有所溝通。LEI/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