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偉的一口東北腔備受爭議
我有話說>>
足足準備了兩眶眼淚,卻沒能流出來。帶著一顆期待被震撼的心,換來的卻只是一碗清湯寡水。
在汶川大地震兩個月后,央視率先推出了以此為題材的14集電視連續(xù)劇《震撼世界的七日》。就頭兩集來看,情節(jié)舒緩拖沓,人物內在聯系過于分散,本該營造起來的緊張氣氛,結果卻僅能讓觀眾憶起派出所長劉大林與幾個人現場孤零零地搶救。除飾演小老板莊西偉的范偉有較為搶眼的本色演出之外,讓人感覺這不像是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更像是一棟居民樓倒塌后的普通施救現場。
若論細節(jié),那更是漏洞百出。對白空話套話過多,緊張變得不緊張;開拔部隊軍車所載官兵空蕩蕩,使人頓時生出,為什么不少開幾臺軍車的疑問;一位從廢墟中抬出的亡者,居然還緊緊抓著擔架……
《震》劇本想通過一些短小情節(jié)的描寫,來豐富作品的藝術感染力。但無論是解放軍戰(zhàn)士替江油妻子發(fā)出求救信,還是電視記者沒有真正深入一線采訪,播報新聞模棱兩可等,這些都是前段時間比較有影響的網絡事件,炒這些冷飯,怎能激起觀眾的興趣?
汶川大地震后,央視和四川衛(wèi)視都開通了24小時直播,加之平面媒體和網絡的大量現場報道,許多公眾雖然沒能親歷地震現場,但腦海里早就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地震想象效果圖,這無疑給藝術作品提出了更高要求!墩稹穭〕四切┑卣鸨緛碓斐傻钠茐默F場外,不知為什么,導演顯然沒有考慮對場景布置作太大的努力,以致許多畫面有似曾相識,或者遠不及先前披露的畫面那般震感。
此劇播出前,總導演趙浚凱和張子揚一再強調,該劇不會再現慘烈的地震場面,而是要借助這部作品為災區(qū)人民帶去心靈慰藉。災難片的目的確實不只是為了讓人掉下眼淚,但災難片起碼得給人足夠地震撼。失去強烈的視覺沖擊震撼,災難片便有如清湯寡水。震撼雖然也離不開對人類努力與頑強精神加以闡釋,但更離不開對大自然力量保持足夠的敬畏。因為人不能勝天,尊重自然,人類才會順應自然。
注意到,許多媒體在報道這部率先登陸屏幕的電視劇時,不是如何突出劇情和藝術特色,而是一味強調時間之緊,危險之大,困難之多等特殊情況。憑心而論,這些特殊情況用不著反復向觀眾陳述,觀眾需要看到的是一部藝術作品,而不是演員如何吃苦耐勞,克難制勝;蛘咧v,如果演藝人員吃了那么多的苦,冒了那么大的危險,結果沒能拿出一部足以打動觀眾的藝術力作,縱使觀眾會在道義上表示理解與支持,但很不幸,這與藝術共鳴無關。
針對眾多影視制作機構一窩蜂地涌向災區(qū),前不久,成龍曾語重心長地說:“不要為了賺錢而把好事變成壞事。美國‘9•11’事件發(fā)生起碼三四年后才拍了那么兩部作品,我們如果現在都去拍,那么將來只能出來一堆大爛片”。成龍的警言雖在前,到底有多少人真正聽進去了不得而知。據稱,《震》劇開始制作了26集,實際播出時已壓縮至14集。如果僅就前兩集來看,理當還有更大的壓縮空間,不知諸位看官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