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居在一起是為了愛情!”
如果你這么說,開始祈禱吧!在一項有5000余人參與的調查中,40%的人承認同居是為了生理需要,24%的人承認同居是因為內心空虛找個伴,只有10%的人是真正為了結婚,這不包括說謊者。許多男人忘了到底是試車重要,還是開車的感覺讓你很爽。做好同居的準備了嗎?那一定要認清同居本質,它只是一次試驗,以愛情和生活的名義開始的試驗,也是一場兩個人隨時加入隨時可以退出的試驗。
同居有風險,謹慎入臥室。
你的伙伴不誠信
1.你的伙伴不誠信
一個人和你做生意,你覺得她是個不錯的伙伴。但她遲遲沒有與你簽訂合同的念頭,你肯定會懷疑她的誠意。
一樁好買賣首先講究誠信,同居也是經濟共同體。
如果她睡在你身邊時,還在未雨綢繆般地對未來東想西想。
她會把自己重要的東西都隨身攜帶,對你保守財務上的秘密。
她會時不時提一下遠方的朋友,強烈抱怨這個城市的無聊和封閉。
她會把行李總是收拾得很好,做出一副隨時可以拔腿能走的架勢……
如果她不是在逼你結婚,把她永遠留下來,那么可能是:
A.她根本不想和你保持長久關系;
B.她可能不是她所宣稱的愛情至上主義者,而是逃避主義者;
C.她的心智好像還有待成熟;
D.她似乎害怕做出一個大的抉擇并準備承擔它的一切結果。
拜托,讓她拿出點誠意來。不然,你會在某天看到桌上留下一張紙條,或者連紙條都沒有。
居然,你是個最大的陪襯
2.居然,你是個最大的陪襯
同居前,兩個人像商務往來一般接觸,各自工作,下班前睡覺后都是各自空間。
但是,同居后你發(fā)現(xiàn)生活圈子增加了很多人,電話本里多了許多號碼,而這些都是她的朋友。
她理所當然地帶你出席一切場合,同事聚餐、生日宴會。
她逛街也帶著你,為她和她的女同伴拎包。
你面前全是她的女性朋友,聽著她把你們之間的那些甜蜜翻出來,像暴發(fā)戶一樣講愛情的成功經驗,你只能面無表情地聽著,像個盡職盡責的全程跟班。
那就要問問她為什么找老公了。
女人沒人喜歡是可悲的,也許她就是這種需要同情的人。
同居前她所有的哀怨都會爆發(fā)出來,同居后你就是她的示威武器。
也許你會對全世界喊,“我愛你!我要和你結婚!”
而她在山那邊喊,“我終于有男人了!”
沒想到,她是個總設計師
3.沒想到,她是個總設計師
女人大多敏感、小氣。
所以,大氣寬容的男人會按照她們的要求,每天下班后,把房間里的所有物件洗一遍,包括自己在內。
但是,她為什么偏偏要折騰呢?
每天指手畫腳地把家具推來推去,原來擺電視的組合柜換上了鞋柜,鞋柜取代了原先放電腦的位置……
而且,她們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理由:物理學——電視機會影響人體磁力場的散發(fā),所以要放到角落里;風水學——梳妝柜需要斜放向南,家宅才會平安。
你現(xiàn)在只發(fā)現(xiàn)她的博學多才,但是最后會發(fā)現(xiàn),原來她的小心眼里藏了那么多的控制欲,渴望駕馭一切。
家居、生活方面只是練手,做好準備,結婚后你就是她的最終下手對象。
來,寶貝
4.來,寶貝
她不會在床上跟你喊“Come on,baby!”而是在客廳里。
生活中可以出現(xiàn)角色扮演,兩個人互相稱呼DAD、MOM,或者阿狗阿貓。
但是,那是RPG游戲,不是生活的常態(tài)。
如果,她為你打點一切,身上的母性光輝照耀一切,那么還是要好好想想,和這樣的人同居是為了什么。
同居是為了你自己的自由和快樂,而不是延續(xù)以往的家庭生活。
假如她真的像老媽一樣,那你簡直是自尋死路,自掘墳墓。
我們既然要建立自己的生活,又為何搬出去和另一位活像老媽的女友同住呢?
男人吶,千萬別被那種孩子式的溫暖迷惑。
我們走進了無性地帶
5.我們走進了無性地帶
她已經好久不在床上親熱,對性生活的興趣降低,用種種借口回避。
這種借口很合理:身體不爽;工作時間長,經常加班;因為你做錯事,所以不上床;甚至故意賭氣,就是不和你在一個房間里……
我們都為剛開始同居時的性愛激動,那是最銷魂開心的時候,兩個人可以隨時隨地地激情一下。
雖然過了一段時間,會發(fā)現(xiàn)同居的性生活會比你們分開住時還無聊。
或者你會懷疑自己接受同居是一個愚蠢的念頭,但這并不是激情消失的原因。
最簡單的解釋,她在逃避。
她把激情降到最低,把理性升到極點,用冷靜的頭腦來分析自己的同居決定,來分析睡在自己身邊的人。
而這種分析是不利的,因為她會把你放在圈子外考慮,一個天然的出局者。
Money,Money,錢是最大的問題
6.Money,Money,Money,錢是最大的問題
戀愛是在交保證金,讓女人明白自己荷包的承受能力。
同居是在分期付款,為未來幸福的婚姻投資;只有結婚才是不動產,才是真正的儲蓄。
在同居中,小心不良開發(fā)商。
我們會因為房子問題、經濟問題同居,或者就因為“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比一個人省錢”這句話同居了。
但是,同居是場試驗,還不能像真正夫妻那樣一起買房子、生兒育女,那么誰來為生活買單?
你完全可以像戀愛時那樣,理所當然地包攬所有費用。
可問題一樣也沒有解決,同居沒有讓生活的實質發(fā)生改變。
你也沒有必要埋怨她在錢上留了一手,讓你付出更多。
在這方面,兩個人的風險是對等的,誰都知道怎么規(guī)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