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說我挖了個“坑”
生命里的第一段感情很短暫。
A是我的老同學,一個老實到近乎木訥的男孩。2004年國慶節(jié),我們一大群同學相約去外灘看燈。一路上我們打打鬧鬧玩得很HIGH,同學中有幾個帶了戀人一起,始終緊緊牽著手,偶爾還會旁若無人地擁吻。也許是被這種氣氛感染,我突然有些沖動地牽起了A的手……
可是,這個當時我并沒有在意的行為,在A的眼里卻成了一種暗示。因此直到很久以后,A還堅持認為這段感情是源于那晚我的主動。但是天曉得,那天我只是有些沖動,僅此而已。
A老實得可愛,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他始終未曾表白過什么,卻一直默默地出現(xiàn)在我身邊———等我下班、送我回家,不過他從沒敢牽我的手。我很喜歡這種若即若離的感覺,并且真心地等待著A的進一步“表示”。
可是這一等竟等了半年,直到半年后同學又聚會,A喝了些酒,才在眾人的“挑唆”下鼓起勇氣問我:“做我的女朋友好嗎?”我沒有回答,算是默許了。
可是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只是在那段等待的日子里才對A產(chǎn)生過感情。也許是因為還沒得到因此心存美麗幻想,一旦真的得到了,才發(fā)覺所謂愛情不過如此。A還是一如既往地對我,可是每次和他約會,對我來說都是一種巴望著時間可以快點過去的煎熬。戀愛還不到半年,我就提出了分手。
分手的時候,A說我當初挖了個坑,而他卻自愿往坑里跳。他哭過,也求過我;而我,
雖然對他心有內(nèi)疚,卻不愿再勉強自己。我只是偶爾還會惦記他,會忍不住發(fā)“我想你了”這樣的短信給他。盡管每次短信發(fā)出我都后悔得要命,覺得自己很差勁!

情人節(jié),他傻站了3小時
我以為自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反省自己與A的感情,誰知分手后才一個星期,我又認識了B。
B不是上海人,他只是我的導師曾經(jīng)的得意門生,偶爾回來探望恩師而已。B比我整整年長12歲,因此對他來說,成家早已成了迫在眉睫的壓力。以致得知我倆戀愛之后,好幾個朋友曾經(jīng)偷偷問我:“你們,真的可以嗎?”
可我們還是飛快地陷入了愛情,B對我是一見鐘情的,那模樣,甚至有些“急吼吼”———畢竟他留在上海才沒幾天,如果不抓住機會,我們何時會再見面都是個未知數(shù)。
戀愛還不到72個小時,B就該回去了。臨走前一天晚上,我倆在賓館聊了整夜。那晚我沒有回家,但他也沒侵犯我,只是摟著我,和衣而睡。
從那天開始,B幾乎每天都要與我煲電話粥,而且一打就是4、5個小時,直到話筒都被捂得滾燙滾燙。我從沒嘗試過這種戀愛方式,距離遙遠卻又似乎近在眼前。而B的成熟更是讓我深深著迷,很快地,我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這段感情中去了。
但是他的家人卻很強烈地反對我倆在一起,原因有些荒唐———我是個上海女孩,年紀又小,將來肯定不會“安分”!于是,與家人吵架、冷戰(zhàn)、離家出走,B為了我與家里鬧得很僵,卻從來沒有在我面前抱怨半句。
B在家鄉(xiāng)有自己的事業(yè),根本不可能拋棄一切來到上海。戀愛的時候,B總是對我說:“你現(xiàn)在讀書,我養(yǎng)你,好好讀書就對了,其他的都不用你操心!”起初我很為此感動,可聽得多了就有些麻木。我確定自己很愛他,但是……漸漸地,我開始無法忍受分隔兩地的孤單。也許他家人說得有道理,我本來就是個不“安分”的女孩。
與B談戀愛后的第一個情人節(jié),我倆大吵一頓。我鬧著要他來上海陪我,可他總說大概可能,直到情人節(jié)前那天都沒給我準確答復(fù),為此我很是郁悶?墒堑诙烨逶,我意外收獲了另一份驚喜———A托人送來了99朵玫瑰,里面還附了張小卡片,邀請我當晚一起看電影!
也許是心存對B的報復(fù),我爽快答應(yīng)了A的邀請。那一整天B都沒有任何“表示”,我也忍著沒給他打電話。晚上看電影時我把手機調(diào)到了無聲,直到電影散場、吃完夜宵、A把我送回家里,我這才發(fā)覺———手機上顯示的16個未接電話,竟然都是B打來的。
我回電話給他,那邊卻是近乎歇斯底里的咆哮———原來,B加班忙碌了一星期,只為了今晚能趕到上海陪我過情人節(jié),給我一個驚喜,誰知從火車站出來就開始打我電話,卻一直沒人接,害他手捧鮮花和巧克力,在街上整整傻站了3個小時!
一氣之下,B又坐上了當晚回程的火車……(酸梅不可否認地屬于那種漂亮而外向的女孩,雖然她一再批判自己的外貌。“我不習慣獨處,讀研究生是件很寂寞的事情,需要有個人陪啊。”
酸梅說話時總是手舞足蹈,那種情緒,很容易感染身邊的人。

他回答“不要太想我”
雖然狠狠吵了一架,但是最終還是B先讓步,特意重回上海陪我度了個周末,算是賠罪。我們很快又回到了以往的戀愛軌道,大多數(shù)時間里,都是靠長途電話來維系感情。
今年五一長假,B邀請我去他家鄉(xiāng)住上幾天。那一星期里,B寸步不離地守著我,陪我逛遍了那個城市的角角落落,言語中充滿了對家鄉(xiāng)的自得?蛇@種難得的親近卻讓我心生惶恐———B是這樣迷戀他的家鄉(xiāng),而我卻壓根兒不愿離開上海,難道我們的愛情,必須永遠相隔千里之外嗎?
從B那里回來的火車上,我的心里總感覺堵得慌。要不是對座的一個男人不時與我聊天,我真不知自己該如何熬過近10個小時的車程。
那個男人就是C,他比B還要大兩歲,離過婚,還有個孩子留在家鄉(xiāng)。C與B是老鄉(xiāng),但是他卻常年在上海工作。因為聊得很開心,車到上海時,我們互留了聯(lián)系方式。
誰知幾天后C還真的打來電話,要我陪他去淮海路逛逛。一路上,C不由分說地買了好些禮物給我———我明白,他對我“有意”!
接下來的一個月里,C又多次約我見面,每次都是大手筆地花錢。我暗暗告誡自己,這樣的有錢男人不可靠,但是心卻還是不由自主地陷了下去———我渴望這種廝守在一起的感情,與B常年靠電話線維系,早已讓我厭倦不已。
那段日子里我很快樂,甚至總是異想天開地琢磨著,如果有天C突然向我求婚,我是否應(yīng)該答應(yīng)?墒蔷驮谖要氉猿两谶@種虛擬的快樂之中的時候,C卻突然沒理由地對我冷淡了起來。
我發(fā)短信給他,他幾乎不回;我打電話說“我想你了”,他卻只是淡淡地回答,“不要太想我”,然后告訴我,“我的前女友就要回來了”。
我覺得委屈、想哭,但是死纏爛打的那種事情我做不來,只好選擇默默離開。
與C的戀情只持續(xù)了兩個月,而再度失戀后我又很快在網(wǎng)上認識了D。他是我這輩子見的第一個網(wǎng)友,那時我正因為C心煩,想抽煙、想喝酒。于是D說,那我陪你啊。
D說他愛我,我卻對這話沒有什么感動———畢竟才幾天的相處,能多愛,我不信。更何況,我并沒有與B分手,我們那沒有將來的感情,還在繼續(xù)維持著。
這兩天,我反復(fù)問自己更愛誰,答案永遠都是B,可是,我卻看不到這段感情的將來在哪里。我似乎已經(jīng)習慣于用其他人來填補寂寞,現(xiàn)在是C、D,也許還會有E、F……這樣的心態(tài)連我自己都感覺害怕,可是要怎樣才能讓自己“收心”,我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