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珞丹說,她能在拍戲時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開機到喊停這個范圍之外,覺得很累,比如人際關系”。她習慣自我保護,只有在熟悉的人面前才放得開。但高中時,她曾在校樂隊打架子鼓,是學校的風云人物,足夠耀眼、自我、叛逆。所以剛進電影學院時她有些困惑,比她漂亮、聰明的人比比皆是,自己是不是選錯了路?
她覺得班主任對她比對別人嚴厲,想不明白是為什么。后來她才知道,當初招生很多老師不看好他,班主任是頂著很大的壓力招了她。“以前招過一個我這類型的女孩,后來沒‘出來’,大家覺得這類型不適合在演藝圈待,這不浪費名額嗎?”
此后她就把幾乎所有時間都放在了排練室,經常到凌晨一兩點才回去睡覺;叵氘斈昴欠N“奮斗”的狀態(tài),“雖然很累,可心里充實”。離開學校后的生活讓她時不時有找不到北的感覺。她在博客中寫:“生活中太多的謊言和欺騙,我們無以應對,成長中太多的捕風捉影,我們無處考證。”怎么辦?這個在內蒙古出生長大的女孩擺出一副渾不吝的架式,“不搭理唄,愛咋咋地就是了。”
她特別想回到拍第一部戲的狀態(tài),“那時候我是新人,大家也不會太關注我,所以玩得很開心。就算是拍哭戲,我能開拍前一直說笑,開拍后一下進入規(guī)定的情境。”現在,“同樣是哭戲,在開拍前就要做出醞釀的樣子,讓別人覺得你很專業(yè),很不好玩。” 現在她已經休息了好幾個月,因為沒有好劇本,“寧缺毋濫,生活不會因此而不再繼續(xù)”。
紅了之后,有人請她出演三級片。她沖對方喊:“我長了一副文藝片的面孔、身材,你怎么會想到讓我演三級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