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珞丹 2009年4月2日拍攝于北京南新倉 圖/本刊記者姜曉明
一個角色紅不紅只有天知道,既然如此,我干嗎不挑自己喜歡的?
本刊記者 易立競 發(fā)自北京
路人停下腳步,興奮地嚷,“這不是米萊嗎?”此時《我的青春誰做主》已經播出,但“錢小樣”的名字還沒有“米萊”叫著習慣。《奮斗》里的米萊,一個善良、對愛情極執(zhí)著的富家女讓人記住了王珞丹。
“可能是米萊實在太好。粉絲看到我尖叫時,我會馬上告訴自己他們是在為米萊尖叫。”現(xiàn)在無論出現(xiàn)在哪兒都被人認出來,她有點不適應。“生活中我喜歡隨便些,幾乎不化妝。有一次跟朋友吃涮鍋,正蹲在凳子上甩開腮幫子大吃,有人拍我的肩膀,一回頭,她大叫:‘真的是米萊!’當時真覺得特不好意思。還好這時代崇尚個性,我這么得瑟的人才有機會施展。”
“是不是腦袋被門擠壞了”
因為她這種“得瑟”性格,家人很是為她擔心。采訪前一天媽媽給她打電話,“轉告姥爺叮囑我的話,讓我一定先學會做人,不要呈一時之快,不要受了欺負或委屈就什么都寫臉上,不要脾氣那么倔,不要那么急……一堆的囑咐。”
這些勸告對20出頭的王珞丹來說,執(zhí)行起來有些難,“我能理解,有一段時間告訴自己不要經常發(fā)脾氣,碰到一些事情不要馬上掛在臉上,但未必能做得到。”
她拍戲非常“挑食”。有名的演員“挑食”證明自己的身價,這是“范兒”。問題是當時她還默默無聞。她的理論是,“一個角色紅不紅只有天知道,既然如此,我干嗎不挑自己喜歡的?我只有演自己喜歡的角色才有沖動,才能演得好。”
為此,她差點與《奮斗》失之交臂。
當初趙寶剛為《奮斗》選角時,給王珞丹打了個電話,說看過她演的《深牢大獄》里的“單娟”,《奮斗》主角之一露露是個很酷很拽的女孩兒,氣質相似。不料被王珞丹一口回絕了,“我之前已經演過一個類似的角色了,沒法兒再超越。”她說她想演“米萊”。趙寶剛問,“是不是不讓你演米萊,你就不演了?”
“是。”王珞丹毫不猶豫。
“那下次再合作吧。”趙寶剛也很痛快。
朋友們得知消息,依次打電話來問候她“是不是神經出了問題”、“腦袋被門擠壞了”,“那可是趙寶剛啊,和他合作太容易出名了,先合作以后再挑角色啊。”一番轟炸之后,王珞丹也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魯莽了。不料第二天副導演打來了電話,趙寶剛同意她演“米萊”。
按照原先的設計,“米萊”有個富有儒雅的父親,本人是一個1米68、稍顯豐滿的形象,以證明“家有余糧”。后來,導演趙寶剛和編劇石康一商量,“算了,既然王珞丹演了‘米萊’,把她‘父親’改成做建筑材料起家的土大款吧。導演覺得他不可能有我這種長相和氣質的女兒。”
“導演我有時間,我真的有時間”
拿《我的青春誰做主》的劇本給她時,副導演跟王珞丹說:“只要你片酬不怎么漲,合作就沒問題。”但看完劇本,她覺得“錢小樣”這個角色太鬧了,一直沒給趙寶剛打電話。當時她手上有5個劇本,不知該如何選擇。后來就畫了一張表格評分,“好導演加10分,好的合作演員加10分,好的團隊加10分,好的播出平臺加10分,片酬加10分……綜合評價,《我的青春誰做主》最后以總分70分勝出。”
決定后,她給趙寶剛打了個電話,興致勃勃地說:“導演我有時間,我真的有時間。”趙寶剛說,“哦,我這兒還沒定下來呢。”過了兩天,她又給趙寶剛打電話,還是那兩句話,“導演我有時間,我真的有時間。”
開機前10天,趙寶剛突然給她電話,請她去演“錢小樣”。
王珞丹說,出道到現(xiàn)在,她演的戲沒一部順理成章的。比如處女作,她原來答應了另外一部戲,看了《蝴蝶飛飛》的劇本后改了主意;《深牢大獄》原來定的是她演警察“小珂”,結果卻成了叛逆女孩兒“單鵑”,不但把導演汪俊征服了,還因此引起趙寶剛的關注;《老爸與西里》女主角原本是另一個演員,開機一個月后才把她找去“救場”;還有《奮斗》,因為答應廣告商不能剪掉長發(fā)錯過了一部電影,不想卻趕上了趙寶剛的劇開拍。以前常有人說她幸運她不覺得,“現(xiàn)在我已經不敢這么說了”。
拍趙寶剛的戲是很有壓力的,“拍戲時趙導幾乎不夸我,看別人的戲他會樂;看我的戲他不高興,甚至發(fā)脾氣。我一直很努力,有一次,拍戲之前要排練一下,他看后樂得不行,說這樣就對了。”導演樂了,王珞丹卻哭了,“得到他的肯定,對我來說太難了。”有一場她在車上高唱《北京的金山上》的戲拍了好幾天,“那歌我唱了上千遍。”導演趙寶剛事后解釋說,“王珞丹像一個皮球,壓得越低彈得越高。”
“你怎么會想到讓我演三級片”
粉絲“丹磁”們說,王珞丹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女孩。
跟她一同考電影學院的同學至今記得,專業(yè)課考試時,她唱了黑豹的《無地自容》,看著單薄的女孩兒,擺的卻是搖滾的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