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少一起出席公眾場合、不肯共同拍片的文章、馬伊琍,頭一次親密出鏡,為的是自閉癥孩子。兩人穿著印有自閉癥兒童畫作的T恤,在鏡頭前笑得燦爛美滿。
“為什么愿意為完全陌生的孩子投入精力與物力?自閉癥孩子甚至無法回應(yīng)你們的愛。”對于這樣的疑問,他們說:想著要回報,你就錯了。
當天早上5點半,文章還在蘇州殺青新戲,一收工就趕緊開車到上海參加拍攝。坐在沙發(fā)上等馬伊琍化妝的空當,他就睡過去了。但一聊上天,文章立刻“電力”十足,帶勁得很。事實上,他沒到之前,馬伊琍和工作人員就曾“友情提醒”:“小文是話癆。”果然!
與《伊周》的一席話,他最愛聊的是慈善,是和馬伊琍共同在做的專注于自閉癥兒童援助的“We Can”藝術(shù)慈善計劃,是壹基金下定向資助自閉癥患者的子基金——大;。
因為在電影《海洋天堂》里飾演一個名叫“大福”的自閉癥患者,文章和自閉癥孩子有了較深的接觸,他說:“我得為他們做點什么。”當時,除了馬伊琍,誰都以為他不過是說說。“一開始也真的很不順,挺受刺激。想做演唱會,不行;想做義賣,不行。任何我能想到的方法,都不行。因為沒有合法身份。”這才有了和“杰老爸”(李連杰)的壹基金合作,建起了“大福基金”。而平時不愛共同亮相、不愿在人前“曬幸福”的文章、馬伊琍,也為慈善破了許多例。
“你知道,原先有太多不和諧的聲音,而我們現(xiàn)在在做的事情,又給一些人增加了說我們的由頭。”文章很坦誠。早年那些沸沸揚揚的“大8歲”、“誰借誰上位”的言論,他們兩人談起仍是隱隱透著不快。“不是我們刻意要逃避,我們只是不想再給人增加一個說我們的籌碼。”文章坦言了苦衷,但他很愿意和馬伊琍一起,聊聊他們的WeCan計劃。事實上,他現(xiàn)在逮著誰,都要大聊特聊自閉癥及自閉癥的成人養(yǎng)護問題。“我是強迫式的,非把人按在那兒聽我說。你只要給我兩分鐘,我就能吸引你。”平時做宣傳答記者問,重復重復再重復的對話總讓文章有點不耐煩,可聊到自閉癥,他就能調(diào)動起滿腔熱情,找到很多新鮮的點向人宣傳。“我就沒法盯在別人屁股后頭老說這事兒?傄獙Ψ接信d趣知道,我才會講。”馬伊琍的“宣傳”方式就低調(diào)得多了。
“我這樣的確能把朋友都說煩了。”文章笑著承認,“今早殺青的那個戲,全劇組的人都被我影響了,我覺得挺好的,這些人在下一個劇組的時候還可以幫我宣傳。”由于只是客串,文章便有挺多時間可以跟人聊天,他天天跟不同的人聊,聊得制片人都說:“文章,我發(fā)現(xiàn)慈善是你的主業(yè),拍戲倒成副業(yè)了。”你很難想象,這就是那個曾經(jīng)號稱有“社會交往恐懼癥”、“不太善于和人交往”的文章。
問到如此投入的原因,文章和馬伊琍都說,和有了孩子有關(guān)。“我沒法體會到他們父母的感受,但我看到這些得自閉癥的孩子,我直接的反應(yīng)就是‘如果我的孩子是這樣,我該怎么辦’,于是心里就、會很難受。”馬伊琍認真說。而文章在做慈善計劃時的超級耐心和堅持讓她十分欣賞。“耐心?還早著呢。”文章并沒有接下太太的夸獎,“現(xiàn)在才剛開了個頭。”
Q&A:
Q:夫妻倆共同做慈善,在這個過程里有沒有發(fā)現(xiàn)對方的一些新特點?
文章:她很支持我。雖然在合作時,我們會為了小事鬧矛盾,有爭執(zhí),但一經(jīng)過團隊投票表決,就好了。
馬伊琍:我從前就覺得他很有耐心,他的智慧超越了年齡。經(jīng)過這件事,更覺得他超級耐心,很能堅持。
Q:早前那些對你們的戀情、婚姻發(fā)出的“不和諧”聲音,一度讓你們很困擾吧?
文章:那些幸災(zāi)樂禍的話讓我很受不了,我是爺們。好在是伊琍的堅持給了我信心。
馬伊琍:我對婚姻的態(tài)度是:“選我所愛,愛我所選。” 我不需要在別人面前“曬”我們的幸福。
Q:有了女兒愛馬之后,心態(tài)是不是變得不一樣了?
文章:身為人父,心境真的會有變化。上次有人說我現(xiàn)在是“時尚奶爸”,我說“奶爸是真的,時尚倒沒有。”真的很快樂很滿足。
馬伊琍:做了母親以后,我做事的方式?jīng)]有變化,唯一的變化就是對孩子的事會更敏感。只要是涉及到孩子的新聞和不好的消息,就會變得很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