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高望重的相聲藝術(shù)大師馬三立,一生從事相聲藝術(shù)80余載,自幼向其父馬德祿、兄馬桂元學說相聲,9歲從藝,15歲正式登臺演出,深受廣大觀眾喜愛,解放后還受到毛澤東的接見并稱他為“國寶”。他兩次隨志愿軍赴朝鮮慰問演出,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黨員。
馬三立的輩分
提起相聲,現(xiàn)在的觀眾大都會想到馬季、馮鞏。其實馮鞏與姜昆、劉偉等人是一輩,他們的祖師爺是馬三立,而師爺則是侯寶林,馬季只能算是他們的師傅。
在相聲圈里,輩分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F(xiàn)在普通的說法是“德壽寶文明”,“德”字輩的老先生現(xiàn)在都已作古了;“壽”字輩的只有眾所周知的馬三立老先生,如今馬老也走了,那么馬老被稱做相聲界的祖師爺?shù)奈恢靡簿涂杖绷耍?ldquo;寶”字輩的杰出人物很多,像相聲大師侯寶林等即是,雖然侯寶林也已經(jīng)逝世了,但現(xiàn)在說起來他這一輩分上的人,全國也不會超過20個了;“文”字輩的領(lǐng)袖是蘇文茂先生,之所以被稱作“文”字輩,就是從他的名字來的;“明”字輩的相聲演員很多,基本上就是現(xiàn)在活躍在舞臺上的中青年演員們。
馬三立89歲告別舞臺
2001年12月8日,馬老在天津人民體育館登臺演出,向喜歡他的相聲藝術(shù)觀眾們做從藝80周年暨告別舞臺演出。
馬老當時89歲高壽,仰慕者遍布四面八方。為馬老辦好告別舞臺演出,也成為文化界特別是相聲界的一件大事。當時,全國文化界多位著名人士和相聲界眾多名家云集天津,參演人員當中有中央電視臺著名節(jié)目主持人趙忠祥、倪萍;演藝界名流有馬季、姜昆、馮鞏、黃宏、李光曦、馬玉濤、郭頌等,馬三立在節(jié)目進行當中也登臺為觀眾獻藝,曾經(jīng)的相聲名家、從安徽蒙城而來的牛群副縣長也加入了節(jié)目主持人的陣容。
相聲名家贊馬老為相聲領(lǐng)袖
在馬三立從藝80周年暨告別演出晚會上,馬季對馬三立始終透露出那一份崇拜之情。他說:“就是到現(xiàn)在,我還經(jīng)常拿出馬三立先生的相聲磁帶來聽,越聽越過癮。相聲界還有這么一位老先生健在,是我們的福分,我們真心希望他老人家健康長壽,為我們的相聲藝術(shù)把一把舵,馬三立可以說是我們相聲界的精神領(lǐng)袖。”姜昆、馮鞏也紛紛稱贊起馬三立的人品。
姜昆當場說,他家客廳里掛的唯一一幅字,便是馬老寫的“趣味”。姜昆介紹說,有一回馬老跟我開玩笑,“我活了80多歲了,不知道稅務局的門朝哪邊開,你的腕大,什么時候你也帶我走走穴,賺點錢也好過回交稅的癮”。姜昆說,馬三立的能耐大,架子卻小,這是馬老非?少F的品格。
馮鞏則對馬老的藝術(shù)十分佩服,他稱馬三立為“中國相聲的精神支柱”。他告訴馬老說:“平時一閑下來就喜歡聽兩段您的相聲,那才叫享受。我最喜歡的是您說的《似曾相識的人》和《十點鐘開始》。”
馬三立住院也逗樂
馬三立生病住院期間,在病房里,老人也總跟醫(yī)護人員和陪伴他的兒子、兒媳、小孫子說笑話,病房里不時發(fā)出開心的笑聲。
據(jù)悉,馬老手術(shù)那天,醫(yī)護人員怕老人情緒緊張,便對他說:“馬老,您別害怕。我們都愛聽您說的相聲。一會兒還讓您給我們說‘逗你玩兒’呢!”馬老連忙擺手,煞有介事地說:“千萬別。這回可是動真格的,我不‘逗你玩兒’,你們也別‘逗我玩兒’。”在融洽的氣氛里,手術(shù)非常成功。
馬老住院期間,每天都有許多人前去醫(yī)院探望他。有一天,馬老對老兒子馬志良說:“志良,在我病房門上貼個告示。”志良應了一聲,正準備寫“請勿打擾”什么的,老人卻說:“你就寫本室代賣鮮花。”志良一愣,望望病房里擺滿的一束束、一盆盆鮮花,立時明白老人是躺在病床上“抖”了個包袱。
《吃餃子》
他們讓我說一段<吃餃子>。這段兒呢……一聽我就很高興,因為我愛吃餃子,一提餃子我就饞,“好吃不如餃子”么,“舒服不如倒著”么。現(xiàn)在吃餃子不算嘛了,咱們生活好啊,現(xiàn)在咱們生活家家兒都好啊,平常吃餃子不算事兒。初一十五吃包餃子吧?初一十五。禮拜天,放假了,不上班,孩子也不上學,包餃子吧,這經(jīng)常事兒么。是吧。下雨陰天兒,不出門,包餃子,嗯,連湯帶餡兒連稀的帶干的就全有了,吃包餃子,這多好啊。吃包餃子用處太多了,什么時候都能吃,生日也吃包餃子,生日,生日以前……催生!這個催生,哎,包餃子。餃子這個……用處太多了。娶媳婦兒也包餃子,娶媳婦兒也煮餃子,新娘子吃啊。新郎官,新娘子,拜完天地入洞房,煮包餃子。這餃子可不能煮太熟了,哎,半生半熟,不太熟,端進去。讓新娘子嘗,新媳婦兒嘗,吃……還得喊哪,還得喊出來,“怎么樣?生不生?”這媳婦:“生!”本來煮得不熟么,“生,生。”煮得半熟么,“生”,婆婆,公公一瞧,呵,高興了。將來要生一個大孫子,或者大孫女兒,得(dei3)生,啊,高興了。這是……這是一個這么一個這個“媽媽論兒”!啊。你想我當初我娶媳婦的時候,我結(jié)婚的時候,我二十來歲的時候,也煮餃子,也煮餃子。我父親給煮,因為我三歲的時候我就沒有母親,我母親死的早。我爸爸……怹煮餃子,忙這忙那的,這一亂,這餃子煮火大了……忘了,這餃子忘了。端上來,拿到屋里來,讓我跟我媳婦嘗。嘗了,還喊呢:“生不生?生不生?“嗨,我媳婦兒她不言語,我媳婦兒心里話兒:“都落(lao4)下來了。”端上來了,都變片兒湯了。喝吧,連湯兒都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