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劉曉慶與謝晉、李翰祥其中《女籃五號》(1957,兼編。┦撬某擅,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體育故事片。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聯歡節(jié)上獲得銀質獎章。
《紅色娘子軍》是他前期的重要作品。它以縝密的導演構思、嫻熟的鏡頭技巧,描寫30年代海南地區(qū)一個苦大仇深的女奴吳瓊花成長為無產階級戰(zhàn)士的戰(zhàn)斗歷程。此片獲得1962年首屆電影百花獎的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并在第3屆亞非電影節(jié)上獲得“萬隆獎”第3名。
《舞臺姐妹》(1964,兼編劇之一)是他長期生活積累的結晶,鄉(xiāng)土氣息十分濃郁。影片于1980年在第24屆倫敦國際電影節(jié)上獲得英國電影學會年度獎。
《啊!搖籃》是為了紀念國際兒童年而拍攝的,表現了老一代革命者對孩子深切的愛,歌頌崇高的革命人道主義精神。影片獲得1979年文化部優(yōu)秀影片獎。
《天云山傳奇》是他的另一部重要作品。它通過三個女性的目光來表現羅群,內涵深厚,藝術感染力強,在形式上也有新突破,公映后產生強烈的反響,獲得1980年文化部優(yōu)秀影片獎,首屆電影金雞獎的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等4項獎,第四屆百花獎的最佳影片獎。
《牧馬人》描述了許靈均被錯劃為右派后與李秀芝、郭扁子等善良、樸實的勞動者相濡以沫、血謝晉肉相聯的關系和他對祖國深摯的感情,具有含蓄、冷峻、抒情和笑中含淚的特色,獲得1982年文化部優(yōu)秀影片獎、第六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高山下的花環(huán)》描寫以梁三喜、靳開來、趙蒙生為代表的當代軍人風貌,表現他們真實的思想感情和“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崇高精神。該片在中國軍事題材影片中有所突破,獲得1984年文化部優(yōu)秀影片一等獎,第八屆百花獎最佳影片獎。
1987年他又拍出另一部重要作品《芙蓉鎮(zhèn)》,獲第26屆卡羅維·發(fā)利國際電影節(jié)水晶球獎。
節(jié)“美洲特別大獎”。
1983年,任第二屆馬尼拉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并被授予“金鷹榮譽獎”。
1983年和1985年先后在法國南特三大洲電影節(jié)和美國舊金山等五大城市舉辦“謝晉電影回顧展”。
1987年,被美國電影藝術科學學院接納為會員,并是美國電影導演工會會員,也是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上海大學影視藝術技術學院院長、謝晉——恒通明星學校校長。
1987年獲全國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F任“謝晉——恒通影視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影協第六屆顧問、上海海外聯誼會文化體育委員會主任、浙江電影家協會名譽主席。
謝晉三次擔任“金雞獎”評委會主任委員,擔任過威尼斯國際電影節(jié)、東京國際電影節(jié)、印度國際電影節(jié)、塔什干電影節(jié)、阿爾及利亞電影節(jié)、馬尼拉國際電影節(jié)評委。
作品年表
1957年,《女籃五號》,成名之作。
1965年,《舞臺姐妹》
1975年,《春苗》
1977年,《青春》
1979年,《。u籃》
1980年,《天云山傳奇》
1982年,《牧馬人》
1984年,《秋瑾》,《芙蓉鎮(zhèn)》,《高山下的花環(huán)》
1989年,《最后的貴族》
1992年,《清涼寺的鐘聲》
1993年,《老人與狗》
1996年,《女兒谷》
1997年,《鴉片戰(zhàn)爭》
2000年,《女足九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