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性?只有男人就無所謂性,同樣只有女人也無所謂性,就是說,性是針對男人和女人來說的,那為什么對于男人,有點風流韻事往往不算什么,而對于女人,就必須遵守“三綱五常”?就不能有一點好色表現(xiàn)呢?其實說到底,還是一個社會平等問題。
如果讓女人在情和性兩個要點之間選擇,絕大多數(shù)女人會換則情,而回避性,因為 對于女人來說,性往往不是好的事情,因為社會以此為根據(jù)制造了道德。男人一直以來這么說,有了性的女人就不是好女人了。不管是已婚女人還是未婚女人,只要不是處女就不是最好的女人了。這實在沒有什么道理。
從另一角度說, 性對于女人顯得更為重要。因為一個女人與性聯(lián)系起來的機會少而珍貴;橐鲆苍S是唯一一次。離婚對于男人習以為常,而對女人則如同大禍臨頭。再娶對于男人很正常,再嫁對于女人來說則需要考慮再三。為什么?因為世俗觀念里,女人和性的聯(lián)系是應該避諱的,聯(lián)系的多了,這個女人就成了“壞女人”。
女人的獨立程度是與整個社會發(fā)展同步的,沒有女性的自尊、解放,就沒有社會的文明進步。女人也是獨立的人,不是因為男人的存在才渡成女人的,對于任何事情,女人應該有自己的喜好和判斷。做不做處女,做多長時間的處女,完全是女人自己的事情,男人沒有必要干涉。做處女好,不做處女也好,應該尊重女人自己的價值取向。
有沒有性,是女人的私事,有幾次性,也是女人的自由。以此評判女人是好是壞,這是社會以道德的名義強加在女人身上的精神枷鎖。因為性事,對女人實施的各種懲罰都是違逆人性道義的,構成對待女人的不公正傷害。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里的那些對女人的不公正應該給予剔除,那些所謂形容女人“淫蕩”、“貞節(jié)”、的字眼應該限制使用。
比如說大學生的性行為,以前男女大學生之間發(fā)生性行為要受到嚴厲制裁,嚴重到可以輕易剝奪當事人享有的法律賦予的受教育權,F(xiàn)在社會進步了,文明升級了,不再嚴懲,還許可大學生在校結婚了。
現(xiàn)在的社會風氣也證明性事還會給女人帶來很多好處的,傍大款可以得到許多物質利益,做老板的小蜜不僅可以同時做好秘書的份內工作,還會做好情人的份外工作,獲得兩份高額回報。
人是要有性生活的,男人有性很正常,女人有性也同樣正常。男人為什么偏偏認為女人有性就不是好女人?男人為什么總是自相矛盾,總是希望親近的女人越保守越好,其他的女人越不保守越好? 為什么至今仍有人津津樂道:所謂“紅顏禍水”,所謂“二奶情婦”?這些文人的性心理是否正常?女人被定義為紅顏禍水,所以是難養(yǎng)的,女人因為自身是女人,生來就被男人強加許多莫須有的罪名,似乎女人本身就有罪!但是,那個男人離得開女人呢?
即使女人的性事有過錯,參與其中的男人怎么就能免去罪責?男人給女人強加原罪意識,動機就是在性事上逃脫應擔的罪責。男人的性無罪,女人的性就有罪。 性是男女雙方的事,沒有對方,有何性事可談?當然,對于強迫、引誘的性,則應該依法約束。
男人對于女人性事存有根深蒂固的認知障礙,或者說存有嚴重的心理疾患,卻從來不知道反省自己的錯誤言行。許多女人盲目服從男人的愚昧無知和變形心態(tài),忍受著肉體和精神的痛苦,委曲求全。
其實,在性問題上,排除了犯罪的因素,誰對誰錯,誰好誰壞,真的很難說得清楚。
有人于是說:對錯都是為了愛,為了愛有什么對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