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上午11點,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在杭州火車東站出站口,拍攝從北京來的陳道明探望在杭州讀大學的養(yǎng)女張靜初,走出火車站坐上李晨的三輪車的戲。因為是在廣場拍攝,所以劇組的“警戒線”形同虛設。從出站口走出來的乘客也十分幸運,他們都成了群眾演員,而所得的“報酬”就是免費看馮小剛拍戲,還可以拿起手機對名導和明星們拍個夠。今天《唐山大地震》將拍攝在杭州的最后一場戲,明天正式轉(zhuǎn)場四川。
場面大人流多 馮導有點急
昨天,來杭州參加農(nóng)業(yè)院校華東賽區(qū)比賽的十幾位青島選手,一走出火車東站,就對廣場上怎么擺著十幾輛拉客的三輪車,及寫著“杭州—義烏”的老式長途汽車有點疑惑。進而他們對身邊一群穿著的確良襯衣、連衣長裙的乘客為什么會穿成這樣也表示不解。不過隨后他們就看到了拿著攝影機和大話筒的人,恍然大悟這里是在拍電影。
在如此炙熱的陽光和目光的聚焦之下,昨日在杭州火車東站的馮導顯然比平常活躍了很多,但如此這般的活躍之中,也帶著一些因場面大、人多的壓力下的急躁。馮導親自上陣,不僅幾次從遮陽傘下走出來,為陳道明和李晨說戲,以身示范,還在拍攝了好幾條之后穿過廣場,走到群眾演員之中扯著嗓子大聲地布置細節(jié)。
記者還觀察到,現(xiàn)場還有人員拿了皮尺不斷測量三輪車之間的間距和角度,并幾次向車夫解說鏡頭的細節(jié),新的指揮工具——“黃、綠”兩色旗也出場了,特別用來對遠距離的工作人員和群眾演員“發(fā)號施令”。每個工作人員的神情、態(tài)度都顯得比之前的幾場更加嚴肅和謹慎,也似乎更為急躁,一位群眾演員稍微走了點神,就被狠狠“教訓”了一番。
一個鏡頭拍十幾遍 “陳大牌”沒脾氣了
陳道明從出站口出來,左手夾著皮包,右手又拎著一個黑色大皮箱,在人群中走下臺階,穿過廣場的這個長鏡頭,來來回回大約拍了有十幾遍。
在正式開拍第一遍時,沒等兩位演員開口說臺詞,馮小剛便在十米開外的監(jiān)視器前大喊“停”,接著疾步而來:“道明、李晨,你們的眼神得對上,重來!”正式開拍第二遍,李晨抬起手臂,捋起袖子,告訴陳道明自己是殘疾人,胳膊是假的時,馮小剛又喊著“停”走過來:“李晨,你胳膊舉得不到位,應該舉到道明的這兒!”邊說,馮小剛便給李晨做示范。正式開拍第三遍,陳道明扭頭看李晨胳膊上的印記時,馮小剛又一次喊了“停”:“我說道明啊,你眼神給得太快了,得等到李晨舉起胳膊,手點到那位置上時,你才給反應。”陳道明抹了抹臉上的汗,應聲:“是嗎?我給快了?好好,我知道了!”十分服從馮導的指揮。
裝假肢很顯眼 但觀眾還問“他是誰”
相比馮小剛和陳道明,飾演三輪車夫的李晨在乘客眼里并不顯眼。一位抱著小女孩,興奮地向孩子解釋這里是在拍電影的媽媽,向記者詢問:“他是誰?”當記者告訴她,他叫“李晨”時,她不解地反問記者:“李晨是誰?”
裝了假肢的李晨這個三輪車夫,很想拉陳道明上車。“您是來旅游的嗎?”“您看,我這里是西湖一日游。”“您就坐我的車吧!”。戲里,當陳道明面露難色,人生地不熟卻無法拒絕的情況下,李晨終于卷起自己左手的衣袖,告訴陳道明他是個殘疾人,賺錢不易,請求陳道明一定要坐他的車,最終得到了答應。
拍戲休整中的李晨,多數(shù)時候都是安安靜靜一個人站在大遮陽傘下,用右手輕輕地揉敲著自己裝著塑料手套的左手,并沒有工作人員的特殊照顧。終于拍攝結(jié)束了,幾個工作人員上前幫李晨卸下了“假肢”,被杭州的太陽折磨得夠嗆的李晨終于露出了幾分輕松的神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