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陸川新片《南京!南京!》正式公映的日子,同樣以南京大屠殺為題材的中德合拍片《拉貝日記》僅僅比前者晚一周(4月29日)公映。
之前的各站宣傳中,《南京!南京!》導(dǎo)演陸川總是有意無意地避談或少談《拉貝日記》,而特意選在昨天做北京試映的《拉貝日記》,明顯擺開了架勢要跟《南京!南京!》正面沖突。
向來頗有謙謙君子之風(fēng)的華誼老板王中磊,昨日作為《拉貝日記》的出品方,正式隔空向陸川發(fā)難:“關(guān)于那一場災(zāi)難的影像和文字,我們在愛國主義教育時都已經(jīng)接觸過了,是不是有必要再花將近一個億的資金,把它們重現(xiàn)一次?我覺得意義不大!”
南京大學(xué)拉貝與國際安全區(qū)紀念館館長湯道鑾更稱自己看了一半《南京!南京!》就離場了:“關(guān)于另一部電影,我只說兩句話,一是請尊重歷史事實,二是應(yīng)該公正地對待拉貝。”
陸川聽說這些后,坦言自己有點蒙!畢竟陸川的前兩部影片《尋槍》和《可可西里》,王中磊都是投資人,往昔的“伯樂”如今成為競爭對手,而且突然公開發(fā)難,確實有點讓人一時難以接受。他開始不愿意回應(yīng),想了很久之后,還是忍不住說了幾句。
■票房反饋
《南京!南京!》首日告捷
不管是王中磊隔空發(fā)難還是陸川據(jù)理力爭,觀眾的反應(yīng)只能看票房。王中磊昨天最后說了這么一句:“我不愿意比較兩者的票房,甚至希望《南京!南京!》更高,畢竟那是一部完全的中國電影。”
不管他這句話是否出于真心,《南京!南京!》的票房確實無法被低估。昨天是公映第一天,該片在杭州拿下約30萬元票房。奧斯卡經(jīng)理童黎明表示,這個成績已經(jīng)相當(dāng)好:“下午兩點的時候,晚上黃金場次的票就已經(jīng)賣得差不多,后來我們?nèi)∠瞬簧倨渌娪暗膱龃危糯篌w滿足了觀眾的需要。雖然影片比較長,但觀眾的評價還不錯,看來接下去這種情況還會持續(xù)。”
炮點一 對拉貝的兩種描述
《拉貝日記》,顧名思義,是以德國人拉貝的角度,看待當(dāng)年的那場大屠殺。在《拉貝日記》結(jié)尾的滾動字幕中,拉貝創(chuàng)建的安全區(qū)拯救了20多萬南京市民的事跡,被明確標注,而整部電影中,拉貝也被刻畫成一個中國難民的救世主,這跟《南京!南京!》中那個略嫌膽怯的拉貝完全是兩種表現(xiàn)手法。
王中磊借著湯館長的話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作為中國人,應(yīng)該有足夠的胸懷去看待曾經(jīng)幫助過我們的人,千萬不要為了抬高某些東西而去排擠另一些人和事。”
陸川回應(yīng):我很尊敬拉貝,他確實為拯救南京難民做了很多,但《南京!南京!》中有關(guān)拉貝的戲份,我們查了很多歷史資料的。他當(dāng)時是被委任為安全區(qū)領(lǐng)導(dǎo)人,而且他的確在中途就被迫離開了。我覺得整個南京大屠殺不能只剩下30萬和拉貝兩個概念,看歷史資料,我們能發(fā)現(xiàn)其中中國人的抵抗是不可抹殺的。如果這點不告訴大家,我覺得對歷史來說,對抵抗的中國人來說,是不公平的。我個人認為,拉貝在《南京!南京!》中的戲份,基本和他在歷史上的作用體量是相當(dāng)?shù)摹?
炮點二 要希望還是要慘烈
相比之下,《拉貝日記》比《南京!南京!》溫情許多,也少了過于慘烈的畫面。“南京大屠殺始終是中國人的一個傷疤,每次揭開必定鮮血淋漓,我覺得不需要再在傷口上撒把鹽了吧,別添堵了!”王中磊昨天的每一句話,幾乎都是針對《南京!南京!》的。
老大哥王中磊直接向小老弟“開炮”,還有個打擊目標:“在中國,用日本人的角度看待這段歷史,肯定是不客觀的,這沒有辦法!”王中磊極其明確地站在《拉貝日記》的一邊,“南京大屠殺中,一方是打人的,一方是被打的,還有一方是勸架的,顯然,勸架的那一方肯定是最客觀的。”
陸川回應(yīng):每個人看歷史的角度都不同,關(guān)鍵是看誰來書寫歷史。我根本就沒有把《拉貝日記》當(dāng)成過對手……南京大屠殺是中國人的歷史,而不是拉貝一個人拯救的歷史……至于血腥鏡頭,那是劇情需要,而且特別采用黑白膠片拍攝,本身也是為了減少屠殺所造成的視覺沖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