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父親是板凳》堪稱近期最火爆的電視劇作,登陸四大衛(wèi)視后,收視均居高不下。綜觀整部劇,除了獨特的視角與演員極富顛覆與張力的表現(xiàn)外,殘酷與溫情的感情基調(diào)的鮮明對比,也是該劇帶來震撼,散發(fā)魅力的重要原因。
《我的父親是“板凳”》以四·一二反革命政變?yōu)楸尘,講述了在白色恐怖下,小人物的成長故事。和大多數(shù)紅色劇作一樣,該劇反映著在特殊時代的殘酷。其中最嚴重的莫過于蔣介石背信棄義,破壞國共合作,殺害共產(chǎn)黨的殘暴行徑。電視劇從一開始就充滿了刀光血影與肆意的殺害,給觀眾眼球造成強烈沖擊,也深深意識到時代的殘酷。而后,本分老實的雜耍藝人板凳(王寶強(微博)飾),巾幗不讓須眉的女共產(chǎn)黨人唐雪梅(微博)(小陶虹(微博)飾)以及不諳世事的紅兒(張子楓飾)也隨即卷入時代風暴,在敵人的包圍與剿殺中,求得一線生存。無論是與敵人的斗智斗勇,還是正面交鋒的九死一生,人物命運頗顯得驚險與殘酷。除此以外,也深刻揭露國民黨反動派丑惡、兇殘的一面,不光殘忍殺害同胞,對小孩也無所不用其極。殘酷的氛圍從一開始就為全劇奠定了大追殺的框架與基調(diào),讓觀眾的情緒很快置身其中。
作為平民的革命史詩,《我的父親是板凳》運用的最成功的就是直接、強烈的對比,在闡釋殘酷的同時,大力渲染著人間溫情。在劇中,繼有板凳與紅兒相依為命、彼此扶持、歷經(jīng)磨難的半路父女情;也有共產(chǎn)黨人為保護革命機密和紅兒,不惜流血犧牲的純粹的大無畏精神;也有板凳與唐雪梅相互影響、欣賞、啟發(fā),不是姐弟、勝似姐弟的深刻情誼……很多細節(jié)方面,劇中籠罩著感動人心的溫情,拉近觀眾與人物、時代的心理距離,而這些恰與時代、命運的殘酷形成鮮明對比,給觀眾帶來更強勁的震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