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博鰲亞洲論壇2009年年會閉幕。而溫家寶總理的話卻始終縈繞在與會者的心中——“希望像一盞永不熄滅的明燈,給各國、各企業(yè)和世界人民照亮方向。”
論壇期間,與會中外政商學界人士高度關注中國經濟走向,盡管有部分人士對能否實現(xiàn)8%的增長目標表示擔憂,但大多數與會者對中國經濟復蘇持有信心,相信亞洲特別是中國將有能力走出危機。
中國經濟
一攬子刺激經濟計劃初見成效
近幾日陸續(xù)公布的一季度經濟數據,給來自世界各地的與會者帶來了中國經濟出現(xiàn)積極變化的好消息。國資委主任李榮融給出的數據也證明了這一點,他1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上說,3月份,央企經營指標已出現(xiàn)明顯回升,利潤同比上升26%,環(huán)比上升86%。他表示,中國政府采取的應對金融危機的“過冬”措施已見成效。
盡管對未來持“謹慎樂觀”的態(tài)度,但李榮融說,經濟的恢復可能超出人們的想象,這取決于政府和企業(yè)共同努力。
在發(fā)達經濟體進入負增長,新興經濟體增長也普遍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第一季度6.1%的增速足以提振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信心。”摩立特集團中國地區(qū)董事會主席愛德格·霍泰德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也認為,2008年11月份確定的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使中國經濟避免了快速下滑。
何時復蘇
新興經濟體有望率先走出危機
近期,一些國際組織紛紛調低對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的預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世界經濟將下降0.5%至1.5%,其中發(fā)達國家下降3%至3.5%;世界貿易組織預測世界經濟下降1.6%,世界貿易量下降9%……
然而,中國經濟一季度取得6.1%的增長,為全球經濟復蘇點亮了“星星之火”。
“很多在年初發(fā)表非常悲觀研究報告的人,現(xiàn)在都開始改變口氣了。”中金公司董事長李劍閣說。
贏創(chuàng)工業(yè)集團董事長英凱師說,為應對金融危機,中國政府采取了諸多卓有成效的措施,所有人都有理由相信,亞洲的新興經濟體、特別是中國會很快復蘇,重新啟動經濟增長。
世界貿易組織總干事帕斯卡爾·拉米認為,在國際貿易的融資方面,中國表現(xiàn)得非;钴S,如果其他國家愿意付出和中國一樣的努力,就有希望通過貿易融資化解國際金融危機。
今年一季度,中國經濟整體表現(xiàn)好于預期。與李劍閣、英凱師一樣,參加博鰲亞洲論壇的大多數中外人士,都對中國經濟將率先走出危機抱有樂觀態(tài)度。
那么全球經濟乃至中國經濟何時才能走出低谷呢?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教授努里埃爾·魯比尼認為,明年更早或者稍晚的時候,全球經濟就會復蘇,一旦全球經濟復蘇以后,全球經濟增長會非?欤绕湎裰袊、印度這些新興市場國家。
“現(xiàn)在是聽聽亞洲的聲音、聽聽中國的聲音、聽聽新興經濟體的聲音的時候了。”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表示,中國及亞洲新興經濟體將率先走出危機,重新走上健康、快速的發(fā)展道路。
“危”“機”并存
中國應抓住發(fā)展新機遇
國際金融危機還在擴散蔓延,金融體系存在的問題沒有解決,實體經濟形勢仍然嚴峻,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世界銀行報告披露,自去年11月G20華盛頓峰會至今年2月,20國集團中已有17個國家出臺共47項貿易保護主義措施。
受此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面臨很多困難。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曾培炎表示,在主要經濟體尚未復蘇的情況下,中國進出口難有大的起色。
中國證監(jiān)會副主席姚剛指出:“國內經濟正面臨發(fā)展方式轉變、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國際金融危機的新挑戰(zhàn)與既有矛盾相互交織,加大了中國解決問題、實現(xiàn)穩(wěn)定發(fā)展的難度。”
盡管壓力重重,對于中國來說也是“危”“機”并存。李劍閣回顧1997年的亞洲金融風暴經驗教訓,認為這次國際金融危機可能給中國帶來的是又一次發(fā)展的機會。
同時,與會者也建議中國應更加重視經濟發(fā)展的質量,利用危機推動更為平衡的增長模式。
國民經濟研究所所長樊綱表示,今年中國經濟能否“保八”并不重要,關鍵是增長的趨勢是不是健康,能不能為今后均衡發(fā)展打下基礎,為明年進一步復蘇打好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