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股指期貨交易和股票交易有什么不同嗎?
記者:確實有些不同,首先說開戶。股指期貨的開戶包括尋找合適的期貨公司,基本上所有投資者要從事股指期貨交易,都必須通過期貨公司進行;其次是交易,股指期貨的交易和證券不同的地方在于,股指期貨是期貨合約,買賣方向非常重要,買賣方向是股票投資者第一次做期貨交易時容易弄錯的,因為期貨有多頭和空頭兩種,股指期貨不但可以進行買空交易,也可以進行賣空交易。
另外,股指期貨的結算和股票也有很大的不同。買入股票后,只要不賣出,盈虧都是賬面的,虛擬的,可以不管。但期貨交易是按照保證金進行交易的,對投資者每天的資產都需要進行無負債結算,每天都要結算盈虧,賬面盈利可以提走,但賬面虧損就要補足保證金。如果當日權益小于持倉保證金,則意味著資金余額是負數(shù),也就意味著保證金不足了。按照規(guī)定,期貨公司會通知投資者在下一個交易日開市前將保證金補足,也就是要追加保證金。如果沒有及時將保證金補足,期貨公司可以強制平倉。
主持人:既然股指期貨交易有這樣一些不同的特點,在風險控制方面,是不是也有和股票交易不同的地方呢?
記者:股指期貨交易上我認為有一些很有趣的、和股票交易不一樣的經驗總結。據(jù)說,優(yōu)秀的期貨高手都有這樣的體會:一年之內,他們做錯的交易要比做對的交易多,那么,他們怎么還能賺到錢呢?答案是——有效的資金管理。
比如說,在股市里,經常會有“滿倉”操作,就是錢都買了股票了,沒有余錢了,但是在股指期貨交易方面,有效的資金管理要求就是交易者在任何時候都不要出現(xiàn)彈盡糧絕的局面,任何時候都要確保第二天還能繼續(xù)交易。所以,投資者每次的交易資金都不能過半,最好控制在1/3以內。絕不能像股票交易一樣,滿倉交易,因為期貨的杠桿性可能不會給您第二次機會。
另外,在股票交易方面,當我們擁有的那只股票股價下跌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再買進一些,這樣可以把成本拉低,但是這種做法在股指期貨交易上是大忌,無論什么時候,股指期貨交易都應該嚴格執(zhí)行保護性止損措施,就是說,虧錢的單子止損要快,賺錢的單子可以留著跟大勢走,最重要的一點是,永遠不要在賠錢的單子上加碼。
其實,不論是股指期貨交易,還是股票交易,投資者培養(yǎng)正確的交易觀念都很重要,比如,永遠不要有孤注一擲的心態(tài),這樣往往容易造成虧損。來源:中國廣播網責編:于曉媚
股指期貨是國際市場成熟的期貨品種和風險管理工具。在我國,早在2004年11月,上證所就開始著手開發(fā)股指期貨。2006年9月,經國務院同意,證監(jiān)會批準成立了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
股指期貨是平衡市場的工具,正因為市場上有人看漲、有人看跌,股指期貨的價格才能平衡,進而起到平衡收益的作用。那么,股指期貨為什么到現(xiàn)在才橫空出世?它的亮相對中國金融市場有何意義呢?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吳曉求在接受《新聞縱橫》采訪時說:比起2004年,現(xiàn)在推出股指期貨時機已經成熟,并且是有效的平衡市場的工具:
吳曉求:現(xiàn)在無論是從市場的制度建設,還是市場的規(guī)模,以及投資者對風險的識別能力,都已經開始具備了對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的幾種條件:它是中國制度市場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有助于推進中國資本市場的市場化、國際化和現(xiàn)代化的建設,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新的產品,對于改善中國制度的功能,應該說意義是非常重大的,也有利于市場的一個合理的定價機制的形成。
談到融資融券和股指期貨獲批對市場的影響,吳曉求表示,兩項新業(yè)務的推出對市場總體而言影響為中性,但對不同領域也有比較大的細分差別:
吳曉求:應該是積極的,尤其對藍籌股或者流通市值比較大的上市公司,可能會對它合理估值期形成意義非常大;第二對于那些估值過高,出現(xiàn)了資產泡沫的這些上市公司的股票,應該會帶來一定的壓抑作用;第三是結構性,對于上市公司的證券公司規(guī)模的擴大、利潤的提升,應該是能起到積極的作用。不排除未來一段時間藍籌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一定幅度上漲;對于那些小盤股,同時估值過高,它會帶來一定壓抑的作用,所以它主要是一種結構性的調整。
談到風險防范問題時,吳曉求表示,對于投資者來說,將擁有更多的操作方式,但是,對于對此項業(yè)務了解尚不深的投資者而言,建議還是謹慎為好:
吳曉求:如果想通過股指期貨操縱這個市場,我想這個想法是錯了;另外充分考慮到股指期貨產品擁有的風險,投資不慎的話會以杠桿的效率加快或者加大風險,所以小投資者或者中小投資者對股指期貨應該還是要有心理準備,不要過分去參與,可以觀察,先看一看。
來源:中國廣播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