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0日清晨5點,黑龍江某小區(qū)的廣場舞音樂再次打破了清晨的寧靜。一名年輕女子因不堪噪音困擾,選擇報警并向警方表達了強烈的不滿。她怒斥道:“上班已經夠辛苦了,你們退休后是不是覺得生活太無聊了?非要跳到我們睡覺的時候!” 這一事件迅速在網絡上傳開,引發(fā)了公眾對廣場舞擾民問題的廣泛討論。
廣場舞作為中老年人常見的健身方式,近年來在城市社區(qū)中逐漸普及。然而,隨著參與人數的增加,廣場舞的噪音問題也日益突出。許多居民反映,廣場舞的音響音量過大,且常常在休息時間進行,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例如,沈陽曾有居民因廣場舞噪音過大而收到短信提醒:“你沒想一想你們給周邊辛苦工作一天的同志們帶來多少煩惱,音樂聲放那么大,難道你們都聾嗎?” 這種現象不僅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也引發(fā)了社會矛盾。
從法律角度來看,《民法典》明確規(guī)定了生活安寧權,噪音、狗叫、廣場舞擾民都屬于侵犯他人安寧權的行為。居民可以向環(huán)保部門投訴,也可以向居委會、業(yè)主委員會反映情況。如果這些途徑無效,還可以向法院起訴解決。然而,現實中,許多居民在面對廣場舞擾民時,往往缺乏有效的法律手段,只能通過報警或輿論施壓來表達訴求。
一些地方已經開始采取措施應對廣場舞擾民問題。例如,上海多個廣場舞擾民問題的整治情況顯示,通過聯(lián)合執(zhí)法、日常調處、技防推廣等方式,成功減少了舞隊數量,恢復了社區(qū)的寧靜。此外,《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顯示,我國城鎮(zhèn)人口占比已達63.89%,但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為2.08平方米,社區(qū)體育公共空間無法滿足居民的需求。因此,解決廣場舞擾民問題,不僅需要加強管理,還需要改善社區(qū)體育設施,提供更多適合不同人群的健身場所。
與此同時,也有觀點認為,廣場舞擾民問題的根源在于部分老年人缺乏自律意識,以及社區(qū)管理不到位。有評論指出,要想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必須從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入手,通過地方文明條例或專門的管理規(guī)定,明確跳廣場舞的時間和音量限制。對于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可以給予警告、罰款等處罰,以形成有效的約束機制。
盡管如此,也有部分居民表示理解和支持廣場舞。例如,有居民表示,退休老人跳廣場舞是他們晚年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既能鍛煉身體,又能結交朋友,是一種值得推崇的健康生活方式。因此,在解決擾民問題的同時,也應尊重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廣場舞擾民問題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現象,涉及法律、管理、文化等多個層面。解決這一問題,需要政府、社區(qū)、居民等多方共同努力,既要保障居民的安寧權,也要尊重老年人的健身需求。只有通過合理的制度設計和有效的溝通協(xié)調,才能實現社區(qū)和諧與公共利益的平衡。
|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