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有人知曉帶領了唐朝樂隊二十年的丁武,在走入音樂生涯前,曾經(jīng)專業(yè)學畫專職教畫,當問及丁武本人為什么中途棄畫從樂,他只是淡淡的說:“我當初就是在畫畫的時候接觸到早期西方搖滾樂,我被那種沖動給帶跑了,義無返顧地丟下畫筆,砸了所謂的美術老師的鐵飯碗。我現(xiàn)在回來了,也不是為了要證明什么,只是人到了四十多歲,開始喜歡回憶,而我又記性非常不好,我這幾年突然發(fā)現(xiàn)畫畫能幫我更好的整理過往,我發(fā)現(xiàn)當我拿起畫筆的時候,記憶是成片的,我的童年,我做的夢,我怎么踏入音樂的浪潮,一切都變的清晰起來。”
近幾年,唐朝樂隊出了專輯《浪漫騎士》限量EP《沉浮》,細心的人會發(fā)現(xiàn)丁武畫中的一些作品和專輯中的很多歌曲名都一樣。丁武說:“沒錯,你的確能從唐朝歷年的很多曲名中找到想對應的油畫,比如第一張專輯里的《不要逃避》、《選擇》、《時間》,第三張專輯里的《浪漫騎士》《快樂的憂愁》《追溯》等等,有的音樂我的確是先有了畫面才有了旋律,有的則相反。”在藝術評論家眼中,丁武的畫徹底在顛覆當代美術的符號式畫法“觀看丁武的繪畫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60后一代人轉(zhuǎn)眼間仿佛穿越了理想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兩重天,就像不久前的電影《盜夢空間》。丁武的音樂是我們?nèi)栽谧龅闹袊Y本主義的第一層夢,丁武的繪畫則是帶我們穿越夢中夢,跟著他的畫面,我們深入到第二層夢1980年代和第三層夢文革。”
據(jù)丁武身邊的好友介紹,丁武其實是真正入主當代美術聚集地花家地的第一人,由于他在那兒的落腳扎根,帶動身邊一圈藝術界的好友陳文波、張曉剛、馬六明等相繼匯聚北京花家地,成為中國當代美術的根據(jù)地之一。有歌迷難免會猜測丁武進入美術圈后,重心是否會偏離音樂,丁武對此解釋:“那是因為很多人非常不了解我的生活和想法,我至少有十年在過著這種既畫畫又從事音樂創(chuàng)作的生活,它們之間并不打架。但是我不會否認,你們不可能在以后更多地聽到唐朝樂隊的作品,我的目標不是每年5張專輯,我的目標是一輩子5張專輯,因為20多年來我沒有一刻不告戒自己,我只做對得起自己的作品,那些追求數(shù)量,天天拿數(shù)量來詆毀唐朝的人請繼續(xù)吧,我只能保證我的良心,我管不了你們的評價;我的油畫數(shù)量,你們也不要太高估,一年就那么十來張。”丁武在不忙于規(guī)劃自己的同時,緊然有序地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步調(diào),在糊涂和智慧之間,他說他只能做到頓悟,在畫了那么多自己的往事之后,他依然堅持著畫由心生,夢在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