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專訪英國攝影師約翰.懷特--邁克爾.杰克遜的最后一張肖像照
美國洛杉磯當?shù)貢r間6 月25 日14:26,邁克爾.杰克遜因心臟停搏在洛杉磯逝世,終年50 歲。這個世界上,幾乎沒有人不知道邁克爾.杰克遜的名字。同樣,在這個世界上,也幾乎沒有人真正了解一個真實的邁克爾.杰克遜。本報第一時間專訪了邁克爾.杰克遜最后一張肖像的作者英國攝影師約翰.懷特。他告訴記者:“我覺得邁克爾是一個非常害羞、沒有安全感的人。”
文/ 劉旭陽
著名的說唱歌手法萊爾.威廉姆斯曾說:“即使當杰克遜90 歲時,以每小時一公里的速度跳著月球舞步,全世界也會屏息地觀看。”但是,這位流行音樂史上最具才華和爭議的明星,在自己50 歲的時候毫無征兆地帶著“月球舞步”以及一身官司和債務,永遠離開了這個讓他煩心的塵世。
洛杉磯時間6月25 日,杰克遜的哥哥杰梅因向外界證實:當日下午2 點26分,邁克爾.杰克遜搶救無效死亡。
6 月25 日,當邁克爾.杰克遜離世的消息跨過大西洋,抵達英倫三島之后,另外一則消息同樣在英國的邁克爾.杰克遜歌迷中大肆傳播: 倫敦時尚攝影師約翰.懷特的手中,有邁克爾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張肖像照。
在悼念邁克爾.杰克遜的網站上,有人甚至發(fā)帖說,愿意出5000 英鎊的高價尋求這張被譽為2005年“孌童案”后,再現(xiàn)了一個最為真實的邁克爾.杰克遜的照片。
第二天,英國最大的音樂雜志《Q》雜志上市,照片正是當初約翰.懷特為杰克遜拍攝的最后一張肖像照。
英國攝影師約翰·懷特為邁克爾·杰克遜拍的最后一張肖像照
《Q》雜志的主編保羅.里斯認為這件事情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驚人巧合。“我們可是兩周前就已經定好了封面和主題,那之后不久就送廠印刷。” 保羅.里斯說。
三個月前,《Q》雜志就決定7 月刊的封面,宣傳要在當月舉行的邁克爾.杰克遜倫敦音樂會,但是 杰克遜的突然死亡,顛覆了《Q》雜志的整個故事和策劃。“很遺憾,我們已經沒有任何的機會,來對當期的內容進行刪改。”
但是主編保羅.里斯還是決定用了約翰.懷特的照片做封面。
在英國時尚圈,沒有人不知道攝影師約翰.懷特,他有一雙妙手,不僅僅照片拍得好,更有著可以通過數(shù)碼科技的修改,讓照片中的明星們獲得重生的天賦。為了了解到這張神秘照片背后的故事,《外灘畫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攝影師約翰.懷特。
撥通電話,懷特對記者說:“非常抱歉讓你久等,我剛剛接受了BBC 的訪問,也是關于那張照片的。我必須說明,那張肖像的的確確是邁克爾.杰克遜生前最后一幅肖像照,但是它并不是傳言中拍攝于2009 年4 月,而是2006 年,他剛剛宣布復出的日子。”
2006 年11 月14 日,進入寒冬的倫敦特別陰冷。在位于東倫敦新興文藝區(qū)Shoreditch 的工作室,約翰.懷特給自己倒一杯熱咖啡,壓抑了一下等待中的焦急或者說興奮,又檢查了一遍自己的相機、燈光和布景板。雖然這樣的動作已經在最近的幾個小時內重復了若干遍,但懷特知道,今天的客戶很重要。
為杰克遜拍攝前幾個星期,約翰.懷特在自己的辦公室,接到了一個特殊的電話。對方自稱是吉尼斯世界紀錄編撰委員會的,他們需要懷特為邁克爾.杰克遜拍一組肖像照。邁克爾.杰克遜的團隊,一眼就相中了由吉尼斯方面提供的攝影師人選約翰.懷特。
因為“孌童案”而在公眾面前消失了很長一段時間的邁克爾.杰克遜,會在這一年的11月14 日來倫敦領取吉尼斯世界紀錄證書,他保持了最暢銷的專輯、最長的音樂錄影、最貴的音樂錄影、最貴的當代藝人手工雕塑、個人單年度獲格萊美獎最高紀錄、擁有最值錢的奧斯卡獎杯等多項世界紀錄。
時年48 歲的邁克爾.杰克遜還會于當月15 日亮相倫敦舉行的世界音樂獎頒獎典禮,來這里領取自己的“鉆石大獎”。這個獎項是表彰給所有在世界樂壇有過杰出貢獻的音樂人,以及專輯銷量超過1 億張唱片的歌手。另外,這個獎另外一個含義,就是為了紀念他最出色的一張專輯《顫栗》發(fā)行整整25周年以及暗示邁克爾.杰克遜即將復出。
接到了任務,起初懷特想了很久,怎么拍,“他可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公眾人物,意義非凡”。經過反復思考,懷特做出了一個連妻子薩曼莎都佩服的大膽決定,不修、不改、不加道具和背景,用一種古典的、紀實的拍攝方法,記錄下那個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歷史片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