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暖自知功夫明星"打"出來
除了培養(yǎng)機制的重要性,功夫演員的自身努力也非常重要。對于功夫明星后繼乏人的局面,成龍說:"其實,現(xiàn)在有很多新人都在努力,不過大家關注的永遠是他們成功的時候,你知道我們成功之前要走過多少年嗎?我經(jīng)過十幾年的努力,曾經(jīng)被人家罵、流眼淚、受傷沒人知道,在家里啃面包。大家現(xiàn)在睜開眼睛看到的是兩個巨星,這些都是累積下來的。"
功夫巨星的確是靠實力"打"出來的,李連杰本人的經(jīng)歷就是最好的例子。當年,李連杰為闖蕩好萊塢不惜從頭做起:一個單詞一個單詞地學英文,從零開始去試鏡。在片酬方面更是嚴重縮水,本來他已擁有1600萬港元的片酬身價,但到了好萊塢,片方只給他開出100萬美元,李連杰答應接戲后又縮水成75萬美元,而當李連杰確定仍將出演后,竟變成了50萬美元!這其中還包括稅費及律師費、經(jīng)紀人費用。不過,當李連杰的好萊塢處女秀《致命武器4》票房大賣后,他靠真功夫贏得了地位。后來,片方由他開價,還答應片中先出現(xiàn)中文片名,后出英文原名。如今,李連杰的片酬是華人明星中最高的,每部達15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