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同步成長
孩子讓我追求完美狀態(tài)
“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我突然有一種緊迫感,想趕快用最好的狀態(tài)去拍戲,想和孩子一起成長。如果做一個全職媽媽,我擔心會跟社會脫節(jié),到時兒子也不想和我做朋友了。”
“從懷孕開始,我就請教過育兒專家,探討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專家告訴我,兩歲之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在這個時候,他極度缺乏安全感,極度需要別人的愛。如果這個時候他得到了足夠的愛,以后他的性格也會是樂觀、健康的。”為了做好媽媽,王艷學了很多育兒的知識,在教育孩子上也有了一套自己的方法。王艷的理想是,付出時間去和球球相處,與他建立一份親密的感情。跟上他的腳步,和他一起成長,這樣就可以永遠和他做朋友。
“對球球,我不會太嚴格,我從來沒有刻意去教育他,但我會盡到母親的責任,該引導(dǎo)的時候還是會引導(dǎo)。我會用‘順乎天性,導(dǎo)之有方’的理念來教育球球。我不會給他太多壓力,教育方式會以孩子為中心,不會以家長的要求為中心。畢竟每個孩子都有自己天生的氣質(zhì)和個性,那是與生俱來的,只要稍微引導(dǎo)一下他就可以了。”
雖然言語間對兒子充滿疼愛,但這并不妨礙王艷做一個嚴母,她說這是因為家里其他人都太溺愛孩子了,只有她站出來把關(guān),和溺愛孩子的家人“斗爭”,“其實我并不是一個能狠下心的母親,可看著家里人都那么寵他,尤其是他爸,特別寵兒子,我再不理智怎么行?所以只能讓我來唱紅臉了。”
為了球球,王艷沒少與丈夫“打架”。“他是那種超級溺愛孩子的,很多時候,他特別愿意順著孩子,比較沒有原則。前幾天我們還吵過一次呢,我讓球球自己睡,可他想睡在我們倆身邊,一撒嬌,我先生就心軟了。”王艷與丈夫“斗爭”的結(jié)果,是王艷贏了,因為她是在培養(yǎng)兒子的獨立性,養(yǎng)成自己睡的好習慣。“其實我先生他自己也明白道理,只不過放到孩子身上,他就管不住自己了,就毫無原則地溺愛了,所以,這方面我要多把些關(guān)。”
對于兒子的未來,王艷強調(diào)會采用國外的教育方式,不會逼孩子去做什么,但會觀察他感興趣的東西,然后著重培養(yǎng)。“中國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都逼孩子學這學那,為孩子買著買那,我感覺他們好像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虛榮心。”王艷坦承,如果孩子對演戲感興趣,進入娛樂圈也可以,“我不會特意保護他,大家覺得我的孩子可愛,就給大家看,沒什么不好。如果他覺得演戲有意思,就讓他演。”
幸福·被人需要
孩子讓我找到生活目標
“當了媽媽之后,我才真正理解了‘活著’的意義。我覺得,只有做了母親,女人才稱得上完美;只有做了母親,才能體會到‘被需要’的幸福。”
“對于一個演員,有了孩子后,事業(yè)上有可能會喪失掉一些機會,家庭生活會更加瑣碎。但是,我要告訴全天下所有的新媽媽,人生一定要明確什么是對自己最重要的,你想要的又是什么?當我明確我的家庭,我的孩子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以后,我就下定決心,要為此付出我的一切。”
當王艷小聲卻又毅然決然地對我說出上面這段話的時候,我感受到了一股強大的力量。那種母愛的偉大,那種幸福的依戀,從她瘦弱的身軀中迸發(fā)出來,徹底將我打垮。
很多朋友說王艷有了孩子之后,對事業(yè)不那么上心了,但是她卻認為,自己沒有變。“我從來沒想過有了孩子之后就不工作,只是在他小的時候,希望能多陪陪他。剛開始喂母乳的那段時間,我肯定無法工作。現(xiàn)在球球大了,開始吃奶粉,我也就有空拍戲啦!其實現(xiàn)在的我,工作態(tài)度比以前更積極了,因為目標清晰了,我活著就是為了他的需要。”
“我以前總覺得自己應(yīng)該被別人照顧,被周圍人呵護,現(xiàn)在才感覺到自己被需要,原來,被需要也是一種幸福。”聊天時,王艷一直沉浸在這種被一個小生命需要的成就感里,一提“球球”這兩個字,她眼神里就有種特別的溫柔,雖然她根本看不見孩子。“我現(xiàn)在看他都看不夠。我多了一個新的愛好,就是給他拍照,恨不得把相機架在他床上,他的每個表情我都怕錯過,F(xiàn)在光他的小腳丫我就拍了上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