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 個 人 檔 案
基 本 資 料
·中文名: 信
·英文名: SHIN
·生 日: 5 / 14
·星 座: 金牛座
·血 型:
·身 高: 190 cm
·體 重: 78 kg
詳 細 資 料
·籍貫:臺灣
·擅長樂器: 鼓、鋼琴、吉他
·樂隊位置:主唱
·偶像:AERO SMITH的主唱史蒂夫泰勒
·喜歡的音樂接觸:ROCK
·簡介:
信念華岡藝校戲劇系到二年級後,為了一圓歌唱夢,他自愿降轉到音樂系,念了
六年才畢業(yè)。在音樂系主修聲樂附修鋼琴的他,有個同班同學比他早在歌壇大放
光彩,就是玉女偶像蘇慧倫。不過他坦白地說,自己的好嗓子不是天生、也不是
聲樂技巧好,而是多年經(jīng)驗累積成的。
信從高中開始,就半工半讀維持自己的生活,而信有個當琴師的堂哥,他看到信
對於音樂的熱愛,想想就當作是好玩的嘗試,開始帶著信到處走唱見識,沒想到
信的歌聲與表演,受到大家相當?shù)目隙ǎ乓矊哆@樣的現(xiàn)場表演,得到非常
的滿足感,於是從PUB、PIANO BAR,都有信演唱的蹤跡,可謂「初生之犢不畏虎,
這段期間學會的中文歌就多達1000多首,尚不包括英文老歌。
信的走唱生涯到當兵完後更豐富,他宛如四海為家的走唱歌手,臺灣大一點的城
市都有信的足跡,除了東臺灣的花蓮、臺東,西半部的臺灣從臺北、桃園、新竹
一路到高雄,連南投都駐唱過,在哪里唱歌就哪里過活,信過著「逐水草而居」
的生活。而經(jīng)過了這樣的生活與歷練,信開始寫歌、寫詞,舞臺上的掌聲與臺下
獨處時的空虛,讓他清楚了解生活的無常與冷暖,但卻不澆熄他對於音樂的堅持
與希望,而這一切都化為他創(chuàng)作的根源與動力,於是一首首的歌與詞就這樣的誕
生。 之後回到臺北,加入「外交合唱團」成為主唱,和維京唱片新人戴愛玲是男女雙
主唱,兩人先後發(fā)片,也成為互相砥礪的夥伴,一首「壞壞惹人愛」可是讓兩人
私下耍心機互相較勁比唱功呢!
吉他手 志群 個 人 檔 案
基 本 資 料
·中文名: 志群
·英文名: Chris
·生 日: 2 / 26
·星 座: 雙魚座
·血 型:
·身 高: 182 cm
·體 重: 73 kg
詳 細 資 料
·擅長樂器:電吉他、MIDI
大明星檔案資料網(wǎng)
·樂隊位置:吉他手
·偶像:Led Zeppelin、Jeff Beck
·喜歡音樂的接觸:CLASSIC ROCK
·簡介:
志群曾是黃立行「Circus Monkey」專輯發(fā)片時,一起跑校園的樂團夥伴「四狀
元」的吉他手,也是張惠妹世界巡回演唱會美國站的吉他手。在他於美國好萊塢
MUSICIANS INSTITUTE就讀期間,也曾擔任過許多歌手在美國巡演的樂手,像是
蘇芮、李茂山、陶吉吉等人。聽到這些響當當大明星的名字,其它團員都笑他:
「哇!果然來頭不小喔!」
但志群小時候的志愿并不是成為吉他手,而是向往在天際遨翔的飛行員,所以國
中畢業(yè)後,他去考了中正預校,兩年後,他選擇休學,父母也很開明,愿意賠學
校17萬讓他讀自己想讀的學校和科系,全力支持他的興趣。
「那時想想很傻,萬一畢業(yè)後不是飛行員而是地勤人員,那不是白搭了」,所以
志群轉往強恕高中繼續(xù)學業(yè),但重心都放在喜歡的音樂上,青澀歲月,整天足不
出戶沉浸在音樂世界中,業(yè)界熟悉的阿通伯音樂教室還是他創(chuàng)辦的。
叁加熱門音樂大賽出道後,經(jīng)過美國「M.I.」音樂學校的調(diào)教,志群轉戰(zhàn)各大小
演唱會擔任吉他手的位置,練就一身現(xiàn)場演出的功力,也是團員中唯一「沒混過 www.damx.cn大明星檔案資料網(wǎng)
PUB」的樂手,倒是現(xiàn)場演唱會的CASE接得比其它團員多。
貝斯手 曉華 個 人 檔 案
基 本 資 料
·中文名: 曉華
·英文名: Max
·生 日: 1 / 3
·星 座: 山羊座
·血 型:
·身 高: 180 cm
·體 重: 75 kg
詳 細 資 料
·擅長樂器:貝斯、鍵盤
·樂隊位置:貝斯手
·偶像:DEEP PURPLE、STORE ROASE、ASH、BEYOND
·喜歡的音樂接觸:HARD ROCK、HEAVY MATAL
·簡介:
曉華跟著TOMI一起闖蕩天下,兩人可說是最佳的「難兄難弟」。彼此年紀相差一
截,卻是最好的朋友,TOMI還是曉華的師傅。曉華說,以前常跑去看TOMI表演,
乾脆拜他為師學鍵盤,兩人成為亦師亦友的關系,在決定到臺灣發(fā)展後,TOMI跟
著曉華住在曉華媽媽的朋友家,并錄了一張DEMO向魔巖投稿。
曉華是印尼華僑,在伍佰還沒「火」起來之前,他和施偉然一起組了個「水晶迷
」樂團,由賈敏恕擔任制作人,專輯錄好卻沒發(fā),曉華想想很可惜,「後來紅了
個伍佰,相信唱片公司就能接受這種搖滾樂團的東西了」。
之後曉華擔任蘇慧倫「OUR BAND」的樂手,以及一些演唱會的樂手。說起來,曉
華雖然和TOMI一起到臺灣來發(fā)展,但比起來TOMI因為是鍵盤手較熱門,曉華的路
比較坎坷些。
在TOMI已經(jīng)接到CASE有收入時,曉華還在找尋機會,帶來臺灣的貝斯一把把的賣
,賣到最後一把時,曉華本想:「撐不下去,要回香港了!」沒想到絕處逢生,
有CASE找上門,終於不再坐吃山空,生活漸有起色。曉華說:「我愛喝湯,以前
去買自助餐時,免費的湯裝一大包回來,每天喝一點,再加水進去繼續(xù)煮,一直
喝到?jīng)]味道為止!
一直認為臺灣音樂界比香港要有活力的他,選擇臺灣作為打拚奮斗的土地,走出
那陣陰霾,他認為唯有音樂是苦難生活的唯一救贖。
鍵盤手 Tomi 個 人 檔 案
基 本 資 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