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中天
“仔細推敲一下,現(xiàn)在罵我們上電視的是什么人?我對他們的清高的真假程度深表懷疑”,二度登上《百家講壇》的易中天近日做客《鳳凰網(wǎng)·非常道》,回應(yīng)外界對他長期以來的質(zhì)疑與批評,并稱開罵的那些人是“混賬邏輯”。
絕不聽那些文人的忽悠
易中天曾經(jīng)在新疆下鄉(xiāng)13年,使得他不僅知道了人民群眾的語言,更懂得了民間疾苦,學到了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這直接樹立了自己的信條——絕不聽那些文人的忽悠!镀啡龂窡岢背霈F(xiàn)之后,易中天背負罵名無數(shù),這種遭遇在他看來,“就是因為我們挖了他們的根兒,揭了他們的皮,他們老拿著那些紙糊的東西在那兒忽悠,我全給他把紙撕下來了。那些文人鼓吹安貧樂道,最后得出一個錯誤的導向,就是不安貧則不樂道,樂道就必須要求貧窮,這是混賬邏輯”。
對于那些罵他上電視的人,易中天不以為然,“仔細地推敲一下,現(xiàn)在罵我們上電視的是什么人?我對他們的清高的真假程度深表懷疑。”對于一些“清高”的批評者的動機,易中天有自己的看法。易中天舉了一個例子:2006年他曾被評為“中國十大杰出人物”,同時獲獎的還有一位科學家,主辦方為科學家介紹易中天,科學家稱并不知道易中天,也沒看過《百家講壇》。“我還碰到好幾個院士,他們是真清高,他要么根本就不看,要么看了以后他也就是當個電視節(jié)目看看而已,他不會有什么過激的反應(yīng)”。
講壇收視率暴跌是“意淫”
2008年末,易中天高調(diào)“復出”,再次登上《百家講壇》,外界一直猜測這是《百家講壇》收視率暴跌之后,試圖通過易中天的號召力扭轉(zhuǎn)收視頹勢,對此,易中天表示,收視率暴跌之說是假新聞,現(xiàn)在反而上升為第一了。“最火爆的時候收視率是0.18,現(xiàn)在的收視率是0.17,0.18到0.17怎么叫做暴跌?好意思說出口來”?易中天介紹,《百家講壇》的綜合排名反而上去了,“去年還排什么第四、第五的,今年排第一了。”易中天在節(jié)目中稱,那些八卦娛樂媒體“確實臉皮比咱們厚,討論的好像是一個很嚴肅的學術(shù)問題,使某些所謂嚴肅學者得到了‘意淫’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