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龐佳穎的父母為女兒奪牌歡呼 記者 顧力華 現場圖片

資料圖片:龐佳穎
上海小囡在北京的奧運歷程,在昨天(13日)得到了一種最為燦爛的綻放。多位輪番上臺的本地姑娘,用我們這個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語言詮釋著上海的力量,其中不但包括了堅強、努力,還有隱忍和聰慧。
龐佳穎、仲維萍、劉子歌、費逢吉,就是這樣的女孩,她們中有的已經拿下了獎牌,比如說龐佳穎;有的并沒有在自己的項目中有所斬獲,比如仲維萍;還有的在期待一場可能即將到來的勝利,比如劉子歌。但不管成績如何,她們都在體育生命中完美演繹了一種叫做 “奮斗”的東西,她們都是這個城市的體育英雄。
四年前一個深夜去龐佳穎的家,路很遠,在寶山,靠近吳淞碼頭。凌晨兩點,當記者抵達的時候,房間里已經塞滿了龐家的親戚鄰居,母親郎靜薇很客氣地把記者讓進了臥室,端茶的手微微發(fā)抖。
那次是雅典奧運會200米自由泳決賽,龐佳穎最終排名第七。
當天凌晨三點多,龐媽媽很平靜地坐在床邊,拉著記者的手說:“這孩子一上場我就感覺懸了,笑的時候嘴角都是僵的,肯定緊張了。”那天晚上郎靜薇把記者送出門口的時候說,四年后再來,我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這句話,龐家沒有食言。
“會給大家一個交待的”
盡管在四年后的今天,龐佳穎拿下了北京奧運會女子200米自由泳銅牌,但四年前的這個故事,一直深藏在記者記憶的某個角落。在雅典泳池邊,龐佳穎抵達終點的一瞬間,塞滿了十幾口人的房間里一下子鴉雀無聲,站在電視機最前面的母親沉默了好幾秒才緩緩回過頭來對記者說:“還是年輕啊,還是年輕。”之后,就裝作倒茶轉身離開了臥室。
這一走,就是很久。
再回來的時候,屋里的客人已經開始漸漸散去,相熟的就彼此抱抱,關系一般的也會安慰幾句。郎靜薇很客氣地和大家寒暄著,一邊不停地欠身說著“對不起對不起”,好像浪費了大家的關心一樣。“孩子會給大家一個交待的,四年后再來,我們一樣歡迎你們。”
但那一晚龐佳穎沒有往家里打電話,父母等了很久也沒有。隔了一夜,女兒終于在平靜了之后往家里撥了電話,那頭的孩子說:“媽媽,站在池邊我感覺自己像個犯人,很緊張,很緊張。”掛下電話,郎靜薇眼淚不由自主地就滾下來了,因為心疼。
帶著傷病苦練四年
四年的變遷對龐家而言是巨大的,他們已經搬出了當年那個略顯狹小的房子,在2008奧運年搬進了新家。但這個家,龐佳穎只睡了兩天。
每天郎靜薇都會把女兒的房間打掃一遍。家里女兒的氣味雖然不濃郁,但這個氛圍卻是無論如何都要保持的。“現在游泳競爭激烈啊。你游在后面了,就等于喝人家的洗腳水,F在世界紀錄說破就破,聽聽也嚇人的。”母親郎靜薇一如四年前那樣的幽默和樂觀,但話里話外已經對女兒少了一份操心。“四年前我盯得很緊,一有男孩子打電話過來,我就湊過去聽。畢竟備戰(zhàn)奧運當前,不容一點閃失啊。有一次龐佳穎接了一個男同學電話,居然為了躲我把線都拖到陽臺上了。我一氣之下就不允許她出去,就為這個,女兒還生了我好幾天悶氣。”
“女兒大了,可以上《相約星期六》了”
——幾年來,龐佳穎的媽媽緊盯女兒的一舉一動,“備戰(zhàn)奧運當前,不容一點閃失”,甚至“偷聽”女兒的男同學打來的電話。如今媽媽對這個23歲的“乖乖女”算是放心了。
現在,龐佳穎已經不用母親再多費心。四年前在雅典殘酷的一幕,早已激起了這個上海姑娘更強的上進心。北京奧運前,應轉播商的要求,奧組委決定將游泳比賽的決賽時間由晚上改到上午。剛剛開始“晨練”以適應上午決賽時,龐佳穎曾叫苦不迭,“早晨沒吃早飯,哪有力氣游9000米。”
可如今,龐佳穎已將生物鐘調整過來,“她現在每天晚上10點睡覺,早晨6點45分起床,吃早飯時打開音樂,把自己的情緒充分調動起來。”
同時,因為渾身的傷病,龐佳穎也一直在四年中不停接受著頻繁的理療。一旦停下,肩膀、腰椎間盤等老傷就立即會重新找上她。“孩子知道自己年紀也不小了,和四年前相比,年輕運動員層出不窮,所以她不能讓自己松下來,只有拼命的練,才能讓自己保持最佳的競技狀態(tài)。”
實現13年前的夢想
母親郎靜薇說,在出征前她曾找女兒談過一次心,“我跟她說,爸媽以前一直不讓她談戀愛,是因為她年紀小,還有比賽任務,出不得任何差池,F在女兒大了,也成熟了,以后帶她去《相約星期六》也沒有問題!”
這句玩笑話現在得到了應驗,至少以后“乖乖女”找對象媽媽是不會再橫插一腳了?吹烬嫾逊f為中國女子游泳隊從“水立方”里撈起了本屆奧運會的第一塊獎牌,龐家宛如過年一樣高興。
爸爸龐網慶當著記者的面打開了厚厚四疊硬抄本,里面記錄了龐佳穎從五歲開始寫的訓練日記,字里行間充滿著諸如“努力,奮斗”這樣的激勵詞匯,翻到一頁時記者情不自禁地停下了,上面用大字寫了這樣兩句話———“我一定能參加奧運會”,“那時,升起一面屬于祖國的五星紅旗”。這兩句話,撐滿了整張紙,那時是1995年,13年后的今天,她在北京用實際行動實現了這一童年的夢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