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報見習記者 陳偉平 記者 吳林增 文/圖
“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女兒好想你們,我只求能與你們見上一面,了卻心愿。”昨日上午,在長樂西洋中路的尋親現場,近百名生長在莆田的女孩自發(fā)組成“尋親愛心幫助小組”,她們期盼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
卓碧飛是尋親女孩之一,她說,養(yǎng)父母對她很好,也很支持她的尋親之旅,尋親只是想見見自己的親生父母,了卻心愿;1984年出生的林美娟,已經尋親9年,找遍了長樂金峰、文嶺、潭頭等鎮(zhèn);尋親姑娘吳彩芬期待著與親生父母過一次生日……
此次活動的負責人張善國介紹,上世紀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因家庭經濟的原因或者重男輕女觀念的影響,長樂很多女孩子一出生就被抱養(yǎng),這些女孩多數被抱養(yǎng)到莆田。由于幾經轉手,或者媒婆提供的地址不準確,女孩們尋親的難度很大。
他說,為了最大限度地幫助這些尋親女孩,他專門在網站上開辟了尋親專欄,如今該專欄已登記了100多名被抱養(yǎng)女孩的資料,這些女孩還組建了尋親QQ群,互相聯絡。
許多長樂市民得知消息后,紛紛趕來找“女兒”,不過遺憾的是,昨日并沒有可喜的消息。
給沒見過面的媽媽
您過得好嗎?
鄭筱萍,1985年農歷四月初一從長樂被抱養(yǎng)到莆田,已經尋親數年。為了尋親,她特意給“生母”寫了一封信:
媽媽,我怨恨過你,怨你生了我卻又狠心拋棄了我。小時候每當某些人逗我是“長樂仔”時,我是多么的難過,急得跟人家理論,我哭呀哭,卻又是那么無奈。我竟是一個連親生父母是誰都不知道的孩子。
媽媽,我現在過得很好,家人都很愛我,我尤其特別愛我現在的媽媽?墒俏业男母嬖V我,我的心里總時刻牽掛著另一個不知在何處生活的母親。我常常 想,她過得好嗎?在想著我嗎?勞作時疲憊了是否會休息下?生病時是否會及時地去看看醫(yī)生?也想自己打噴嚏時母親是否會有感應?
噢,我的媽媽,你可知道當我的孩子降生的那一刻,女兒徹底地原諒你了。女兒明白,女兒明白在那個牛年,你將襁褓中臍帶未斷的我送出時,會是怎樣 的一種鉆心的痛?我哭了,哭了好久,打電話給我的媽媽報聲平安,掛完電話繼續(xù)哭,直到醫(yī)生說,心情不好小心大出血,才漸漸地停止哭泣。
媽媽,你在哪里?女兒想你,女兒找不到你。女兒等你接我回家……(摘抄原文)
她(他)們的愿望
能和親生父母過一次生日
找到女兒讓她過上好日子
此次尋親活動,還有一些聞訊趕來的別的地方的女孩。來自泉州泉港的吳彩芬說,她今年28歲,1983年出生后便被媒婆帶到了莆田,之后又被人從莆田抱養(yǎng)到了泉港。她說,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過過一次真正的生日,“如果能找到自己的親生父母,希望能跟親生父母一起度過。”
找到女兒讓她過上好日子
林依伯是營前長安人,1982年二女兒出生時,媒婆就把她抱養(yǎng)到莆田。二十幾年來,他一直想跟女兒相認,卻不知道女兒在哪里。“后悔,非常后 悔。”林依伯說,女兒被抱走,媒婆只說把女兒抱給了莆田埭頭鎮(zhèn)的一戶人家,家里有兩個哥哥,家門口有兩棵大樹?僧斔胝遗畠簳r,卻找不到這么一個地方。
林依伯說,女兒的身高應該有1.6米以上,他虧欠女兒太多,如果能找到她的話,他想送她出國留學,讓她過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