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兒的臉始終靠貼著媽媽。這樣母女相擁的一幕,每天都在小屋里重復

床邊,她使勁將僵直的媽媽輕輕扶起

十多平方米的小屋,既是母女的臥室也是女兒的書房

替母親洗腳,她總是還要按摩一番
2010年8月20日下午,在紹興市上虞東關鎮(zhèn)的一間十多平方米的小屋里,一位瘦弱的女孩蹲在媽媽床邊,她用一只手臂慢慢挽過媽媽脖子,使勁將僵直的媽媽輕輕扶起。緩慢的過程中,女兒的臉始終靠貼著媽媽。這樣母女相擁的一幕,每天都在小屋里重復……
女孩的名字叫曹秋芳,是浙江省上虞市東關中學實驗班的學生。她也是2008年度“感動紹興”全市十大道德模范之一,這位浙江省歷史上年齡最小的道德模范人物,十多年如一日地帶著癱瘓母親艱辛求學。
秋芳出生才滿兩個月,母親因醫(yī)院的一次手術意外,引起壓縮性椎管斜直,從此臥床不起。父親東挪西借,帶著母親輾轉于杭州、上海等地各大醫(yī)院,連續(xù)治了四年,母親的病情未見好轉,反倒欠下了10多萬元的債務。從小秋芳4歲起,父親外出打工去了,從此,照顧母親的重擔落在了秋芳和9歲的哥哥身上。7歲時,她同哥哥商量,在小學附近租了房子,決定“背”母親上學,這一“背”就是11年。
上高中了,秋芳仍義無反顧地“背”著母親上學。秋芳的孝心感動了當?shù)厝罕姡晃唤兄鞂毩值膼坌娜耸,將坐落在東關中學旁的兩間平房,無償提供給母女倆居住。每天凌晨,當別的孩子還沉浸在睡夢之中,秋芳就一骨碌起床,洗衣服、做早飯、搞衛(wèi)生,然后給母親喂早飯。安頓好母親后,她才匆匆扒上幾口出門去學校,臨走時總要留下一句話:“媽媽,請安心等我回來。”
每月的生活費,秋芳和媽媽靠低保和殘聯(lián)補貼共400元左右,這讓秋芳用錢總是算了再算。首先保正媽媽的藥,然后是吃飯,課外學習的書籍,她都是向同學或老師借。每天,吃得最多的是霉干菜,10多年里基本沒吃過葷菜,蛋炒西紅柿算最好的菜了。不過,艱辛與困苦,秋芳始終保持著樂觀。從上初中開始,她利用學校放假這段時間,為上虞市松廈鎮(zhèn)(中國傘城)的制傘企業(yè)加工傘件。她把傘件的零配件拿到家沒日沒夜地干。放學回來,秋芳先做飯,再做功課,然后替母親擦背洗腳。在母親面前,她總是打起精神,處處顯出一副樂天派的樣子。因為,讓母親活得開心,是秋芳最大的心愿。
2009年2月12日,奇跡終于出現(xiàn),母親竟能下床著地,緩慢行走幾步,這讓秋芳欣喜不已。如今,每天晚上7:00,秋芳都會在家門口,扶著媽媽“鍛煉”走路。盡管,生活的道路依然坎坷,秋芳和媽媽還將繼續(xù)一步一步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