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被打女子小楊左耳根還留有瘀痕。
本報訊 (記者 伊永軍)生活中,我們總免不了要和陌生人打交道,例如問路。而選擇合適的問路對象也是一門學(xué)問,有的人“問對了人”,事半功倍,滿心歡喜;而有的人則適得其反,還受到了不必要的傷害。年輕女子小楊昨天就遇到了這樣的事,她向一名中年男子問路,不料一聲“叔叔”剛出口,竟招來了對方一陣拳打腳踢。
暈了
眼看著車站卻過不去
現(xiàn)年20歲的小楊是一名在校大學(xué)生,家住北碚龍鳳橋街道。前段時間,因體內(nèi)長了個纖維瘤,她在新橋醫(yī)院開刀動完手術(shù)后,住了4天院,于7月18日出院。
昨天上午,她要去新橋醫(yī)院給傷口換藥,并進行復(fù)查。9點鐘左右她獨自出發(fā),約10分鐘后來到了云泉路,本來過了馬路就可以到路對面坐上去往沙坪壩的高速大巴車了,但是由于近來云泉路下半段封閉施工,路兩側(cè)都被防護鋼板堵上了。小楊不知這一變化,眼看著車站就在對面,卻搞不清楚該從哪里繞過去。
問了
喊聲叔叔遭追著暴打
找個人問問路吧。這時,小楊看到路邊有一名約40來歲的男子,身穿軍綠色工作服,倚在一棵行道樹上。小楊從他的面相上來看,感覺對方比較和藹,應(yīng)該比較好說話,就走上前去向他問路。
“叔叔”……哪知小楊剛一喊出聲,這名中年男子就一拳打在小楊的左耳根部。小楊驚呆了,還沒回過神來,男子又一腳向她踢來,小楊躲閃不及,臀部結(jié)結(jié)實實地挨了一腳,接著一個趔趄……哪知對方不依不饒,又一巴掌扇在了她的右臉頰上。
此時,小楊已經(jīng)來不及多想,一邊喊“救命”,一邊向前跑。男子追了幾步,嘴里罵罵咧咧的,又回到了此前待的地方,繼續(xù)倚在那棵樹上。
小楊跑了約有20多米,感覺術(shù)后傷口有些痛,不敢再跑。她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做錯了,是自己的問話傷害到了對方?還是遇到了瘋子?小楊蹲在地上傷心地哭了。
怕了
她說再不敢走那條路
見到小楊被打一幕的路人以為是父親打女兒,聽到小楊哭訴后,才知他們根本就不認識,大家立即讓小楊撥打110報警。
警察趕到后,那名男子卻不見了。目前,警方正在查找此人。據(jù)小楊描述,這名男子身高1.6米左右,體格壯實,平頭。
昨天下午,在渝運集團北碚總站旁邊,記者見到了小楊,這是一個時尚的女孩,長得很可愛。她的左耳根部留有一塊瘀痕。
談到上午發(fā)生的事,小楊說怎么也想不通,那人看上去很和善,而且自己問路的時候很有禮貌,但就是那聲“叔叔”話音剛落,就遭到了暴打。有路人聽說此事后,懷疑是不是那名男子嫌小楊喊他“叔叔”把他“喊老了”,引起了他的反感。但小楊認為,自己才20歲,而那名男子看上去有40多歲了,叫他“叔叔”很正常。
當(dāng)記者提出和小楊一起回事發(fā)現(xiàn)場看看時,這個小姑娘一臉驚恐:“我不敢再走那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