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胡大媽和同伴一起把占道物品搬進店里 |
|
|
胡大媽在勸導占道經(jīng)營的店主。 |
|
|
胡大媽和兄弟家共用一間小廚房 |
柔情執(zhí)法挨打 成都首批“媽媽城管”紛紛辭職
清晨的成都市寬窄巷子外,一位大媽站在占道小販面前,微笑著鞠躬、敬禮。“真受不了!”攤主實在熬不過面子,終于起身離開……昨日,這一幕讓市民和游客贊嘆不已。這位大媽正是胡一敏——成都首位在文明勸導時被打傷的“媽媽城管”。2個月過去了,雖然有8個同事因為受不了這份工作而辭職離開,但胡大媽仍堅守在崗位上。只是她的身影越來越孤單……
溫柔的勸導,卻換回挨罵、挨打等粗暴對待……剛剛上崗2個月,首批“媽媽城管”已紛紛辭職。這正是她們紅極一時,如今卻蹤影難覓的真正原因。昨日,記者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僅在青羊區(qū)少城街道辦事處,“媽媽城管”就從18人減少到10人,全市流失人數(shù)至少有50多人。由于壓力很大,每月又只有700元工資,補充新人手十分困難。昨天,本報記者跟隨胡一敏,全程見證了“媽媽城管”柔情執(zhí)法的艱辛過程。
“溫柔執(zhí)法”挨了一頓暴打
胡一敏對每位游商小販都笑容可掬,先問好,再講道理,盼著用柔情制止他們的不文明行為。
昨日上午11點,長順街農(nóng)貿(mào)市場附近。一名30多歲的婦女擔著菜來到這里。隨后,幾位市民圍上去砍價、挑揀,人行道上頓時顯得有點擁擠。胡一敏趕上前去,面帶微笑站在賣菜婦女身旁,耐心地勸說:“妹兒,早上好啊!你的菜確實很新鮮,生意不錯。能不能想辦法到市場租個攤位呢?實在不行可以到小街小巷,至少不能影響大家過路嘛……”胡大媽說幾句話,便向小販微笑著眨眨眼睛。足足說了四五分鐘,但賣菜婦女就是不理睬。
“吃飽了?關你啥子事,走開點……”賣菜婦女冷眼掃了一下胡大媽的“勸導員”馬甲,不屑一顧地說,不就是和我們一樣站街的嗎?又不是資格城管,有啥子了不起。胡大媽的臉微微發(fā)紅,但卻繼續(xù)溫柔地嘮叨著,還開始向她敬禮、道謝。就這樣,僵持了10分鐘后,小販終于不情愿地離開了,臨走還扔下一句:“老東西,管得寬。”
胡大媽理了理衣角,忍不住偷偷抹了一下眼睛。這樣的心酸,她每天都要經(jīng)歷很多次。有的人隨地吐痰被制止前,甚至還會故意多吐幾口。“有時難免遇到不講道理的人。溫柔換回的是粗暴。”8月底勸導時挨打的一幕,至今還在她眼前浮現(xiàn)。那天,本打算幫攤販挪一挪貨物的她,被對方一腳踢暈,臥床10多天才恢復過來。
“剛報到時,我們姐妹有18個,現(xiàn)在都走得差不多了!”胡大媽覺得現(xiàn)在很寂寞。
天天都面對粗暴和冷眼,“媽媽城管”們都很受傷。看到她被打了,同事們都紛紛離開。
皮鞋走斷底自行車騎散架
每天要走10多公里,才上崗2個月,胡一敏已將一雙舊皮鞋走斷了底,一輛舊自行車騎散了架。
“本來以為勸導員只是和別人說說話,每天笑瞇瞇和氣點就行了。但沒想到最費力的還是走路。”胡一敏說,她每天都要在寬、窄巷子和長順街蹲守。雖然只有短短的300米,但每天從早走到晚,往返二三十個來回足有10多公里。這還不算其他臨時的巡邏任務。她所在的青羊區(qū)少城街道辦事處,分成了四個轄區(qū),每2個人就要負責一個轄區(qū),約二十條街左右。一旦接到清理牛皮癬等通知,就要馬上趕過去。
昨日上午10點,長順街寬巷子路口。胡大媽急匆匆地走在人群里,腳上的棕色皮鞋早已是灰撲撲的了。雖然不到一米六的個頭很是嬌小瘦弱,但她雪亮的眼睛里卻不放過任何不文明的畫面。不過10多米的距離,她就“拿下”3處不文明現(xiàn)象:行道樹上掛著拖布、賣油菜的小販占了盲道、趙婆婆的垃圾桶倒了……
在這條街上,剛上崗2個月的胡大媽已是名聲在外。她每天總在反復轉(zhuǎn)悠,像敲鐘一樣不斷地“敲打”商戶和行人。有她在,長順街現(xiàn)在明顯整潔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