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的推波助瀾,自身價值的迷失,社會潮流的挾裹,將一個普通的下崗女工變成了傳銷大案的頭目。
從2002年到2009年,七年間,何躍蘭經(jīng)歷了人生的冰火兩重天。從央視推選的“全國十佳公民”,到涉案金額高達3億元人民幣、波及26個省市6萬余人的2009年公安部督辦傳銷第一案頭目,對何躍蘭的評價也走向兩個極致。她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她的轉(zhuǎn)變是怎么發(fā)生的?
何躍蘭又出名了。
4月10日深夜,在廣州市天河區(qū)的一幢大樓里,何躍蘭被精心布控在這里的民警抓獲。同時其在杭州、郴州的傳銷窩點被端……
據(jù)現(xiàn)場人員稱,何被抓時還以官方表彰過的名人自居,喊著郴州某領導的名字,氣焰囂張。
兩周后,郴州本地的報紙報道了何被抓的消息,全城皆驚,就連一些昔日私交甚篤的朋友,也沒想到何居然會以這樣的方式,再次引起矚目。
1 下崗女工何躍蘭
何躍蘭的成名,緣于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的一次報道。
1997年,何躍蘭從郴州汽修廠下崗,幾天后自謀生路開起一家服裝店,后又在廠領導的邀請下承包廠里的醫(yī)務室。加之生活中一些異于常人的愛心舉動,何被媒體發(fā)現(xiàn)。
在《焦點訪談》報道前,《中國勞動保障報》報道了何的事跡,《焦點訪談》通過該報道了解何后,準備以“全國十佳公民”中自強不息的典型推出。但這個以批評報道聞名的欄目的記者來到郴州后,卻找不到何躍蘭,何被郴州官方“軟禁”,原來他們以為要曝光何所在企業(yè)的改制。
在搞清《焦點訪談》的采訪意圖后,郴州官方態(tài)度劇變!督裹c訪談》欄目組提出要采訪時任郴州市委書記李大倫,當時在《郴州日報》擔任編輯的王培先通過李的秘書轉(zhuǎn)告李,李欣然接受采訪。
2002年2月22日,《焦點訪談》播出了下崗女工何躍蘭的事跡,當晚李大倫就趕往何躍蘭家中,看望了其家人。
平時不易接近的李大倫左手拿著一束花,右手握一個紅包,送給何躍蘭,這一畫面通過郴州的媒體報道家喻戶曉,何從此一夜成名。
1966年,何躍蘭出生在資興市東江湖畔的一個村莊。她20歲考上郴州地區(qū)衛(wèi)校,在校期間酷愛文學,擔任過文學社副社長。
1989年,何從學校畢業(yè)后,被分配到郴州汽修廠醫(yī)務室擔任一名廠醫(yī)。
一位早年接觸過何的人士回憶,當時何參加過該人士組織的文學沙龍,把自己的詩作給他看,并希望拜他為師。該人士看過詩作后覺得其文學才能平平,直率地對其作品提出了意見,何流露出明顯的不悅。該人士后來就沒有收何為徒。
何成名后,在一次文學采風活動中,上述人士又一次見到何,何拿出報道自己事跡的報紙給他看,加以炫耀。
何躍蘭成名后,逢人便提及《焦點訪談》的報道,以及通過這次報道和李大倫等官員建立的“交情”。
面對媒體狂轟濫炸般的采訪,何樂此不疲,有時也會跟人傾訴應付媒體的苦處,但只要媒體一來,又立刻變得神采奕奕。一名接近何的人士形容其當時的狀態(tài),“就像一個虛弱的人吃了太多補藥,無所適從”。
值得注意的是,媒體最初報道何躍蘭的事跡,絕大多數(shù)都確有其事。早年一直追隨其左右、為其出謀劃策的朱旭德回憶,何成名前的八年時間,一直悉心照顧郴州市東街的一位孤寡老人,朱曾和其一同前往,對其愛心深有感觸。
“開始還是真心的,慢慢就變成作秀了”,一些媒體為了抓住何的題材,也為她出主意。某電視臺的記者就為其牽線,認養(yǎng)了長沙一在火災中失去親人的孤兒,而其時何的境況并不算好,據(jù)其同事透露,認養(yǎng)孤兒的錢還是從公司的財務報銷。
越來越多的榮譽開始落到何的頭上。
對何的塑造,開始一步步偏離真實,同時何也開始偏離她自己。
2 第一桶金
何成名后,曾對人透露過她的打算,希望借此機會成為郴汽集團(郴州汽修廠的上級單位)的一名正式職工,不知何故,她后來卻沒有走上那條路。
一次偶然的相逢給何的人生帶來另一種可能。2002年初,何成名前夕,認識了郴州市文聯(lián)官方刊物《郴州風》編輯部主任張懷勛。何聲稱自己寫過詩歌,可在張看來,何的詩歌寫得并不好,但他看中了她“口才非常好”,決定帶她進入郴州官方文學圈。
何成名后,對張懷勛說了想開辦公司的想法。在張懷勛的引薦下,何躍蘭見到了時任郴州市文聯(lián)主席鄧存健,鄧同意何在郴州市文聯(lián)下屬的一個公司開設分公司,即郴州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總公司五嶺分公司。
何躍蘭在郴州市國慶南路的一幢大廈內(nèi)租了一間房子,開起了她的公司。
何對外界宣稱,其辦公室是免費租來的,就連辦公用品都是他人贊助,以昭示其人脈和背景。據(jù)接近何的人士稱,辦公室零租金可能是吹噓,別人贊助辦公用品可能是某些企業(yè)請何做報告,打動了對方,對方不惜財力相助。
張懷勛也接到了何躍蘭要其加入公司的邀請,據(jù)張稱,他還沒答應何加入,何已為其準備好了辦公桌。另一位受邀擔任公司顧問的人士稱,何躍蘭有一天找到他,送給了他兩盒印好的名片,但他因為對何的行事有看法而沒有接受邀請。
何的第一家公司沒開多久,就難以為繼。
這時郴州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總公司總經(jīng)理李治平有意邀請何擔任執(zhí)行總經(jīng)理一職,該公司自1993年注冊成立以來,尚未設過該職位,此次專為何躍蘭量身定做。何躍蘭逆境之中又獲得一個難得的機會。
李治平對何的評價是,能力一般,但仍然被選中,自有被看好的因由。
何躍蘭來到郴州市文化事業(yè)發(fā)展總公司,做的一件最廣為人知的事就是打理東街橋工程。東街橋是郴江東岸連接該市主城區(qū)的一座橋,在1999年“8·13”洪災中被沖毀,當?shù)卣恢庇幸庑藿ㄒ蛔鶚颍驗槿狈Y金未動工。何躍蘭通過一名在郴州經(jīng)商的浙江老板牽線,認識了另一名浙江老板,為該橋帶來了一筆招商引資資金,因此獲得了政府獎勵。
下崗女工到傳銷頭目 “蝴蝶夫人”的非美麗蛻變
來源:瀟湘晨報
時間:2009-06-03 13:10:09
作者: 責任編輯:
要了解更多,可繼續(xù)查閱相關資訊:
推薦新聞圖片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quán) | 網(wǎng)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
Copyright © 2004-2013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wǎng)資訊中心 版權(quán)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