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下午4時許,湘中工業(yè)重鎮(zhèn)株洲市,紅旗路高架橋下,排成長隊的公交車、貨車、轎車靜候前方放行的信號。突然,大橋發(fā)出悶雷般的轟鳴,塵沙蔽日,碎石如雨,有人抱頭奔逃,有的連人帶車被斷成數節(jié)的大橋死死壓住……
紅旗路高架橋坍塌,是一起罕見的城市高架橋大面積坍塌事故,釀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大橋往事
湖南南嶺民爆工程有限公司負責施工爆破拆除的株洲紅旗路高架橋,建于1995年,全場約2750米,其中兩側引橋為400米,橋梁寬約16米,有121個橋墩。橋梁墩為板式橋墩,高架橋的梁是預應力預制箱梁。該橋建成后,帶動了當地經濟發(fā)展,拉動了區(qū)域經濟,并以其巍峨的雄姿和巨大的車流輛成為中部工業(yè)重鎮(zhèn)株洲的城市標志之一。但18日發(fā)生的坍塌,造成高架橋七八座橋墩、160多米長的橋面轟然墜地。
“好好的橋,為什么要拆?”不少人提出這樣的疑問。
據記者了解,隨著株洲城市加快建設和發(fā)展,株洲市交通中心外移。株洲市人民政府認為,紅旗路改造工程(紅旗立交至田心立交)的建設,“將改善沿線街區(qū)的環(huán)境,有利于營造紅旗廣場沿街區(qū)域的居民安靜的生活環(huán)境和商業(yè)氛圍。”于是,2009年初,株洲市人民政府向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提交了關于蓮易高速公路株洲城區(qū)路段進行城市道路改造的函,并召開了市民聽證會,聽取了人大代表的意見。
2009年3月18日,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批準紅旗路高架橋拆除,同時,這項工程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得到株洲市發(fā)改委審批。湖南南嶺民爆工程有限公司通過公開招標中標,成為紅旗路高架橋爆破拆除工作的施工單位。
株洲市委、市政府相當重視紅旗路高架橋爆破拆除工作。市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明確具體任務:市建設局對紅旗路高架橋爆破拆除工程負總責;市公安局負責爆破期間沿線的安全警戒及交通維護工作;荷塘區(qū)、石峰區(qū)人民政府負責試驗爆破和正式爆破實施階段的沿線人員、車輛的疏散工作;市消防支隊負責爆破后現場降塵工作;市安監(jiān)局負責對本工程爆破工程的安全監(jiān)督工作。
5月15日上午,根據爆破拆除設計評審會專家評審意見,進行了試爆。相關方面提供的信息說:“試爆效果達到了預期要求”。
救援現場復雜
記者在現場看到,巨大的高架橋坍塌后,斷成了數截,暴露的鋼筋刺向天空,坍塌體和路面幾乎沒有什么空隙,現場彌漫著汽油味,據現場負責搶險的消防隊員介紹,這是因為高架橋坍塌時,將下面路過的汽車砸爛,油箱被砸破,汽油泄露,散發(fā)出氣味。
為了救出被困人員,湖南省調集了約2000人參與搶險。從各地抽調來的重型施工設備有30多臺套,其中包括200噸米的大型起重設備。為了盡最大可能搶救失蹤人員,湖南方面使用了包括三臺生命探測儀在內的設備,在反復搜索確定沒有生命跡象后,才開始現場的工程機械清理。
18日上午,株洲市紅旗路高架橋坍塌事故現場大雨滂沱,搜救工作艱難。
國家安全監(jiān)管總局有關專家說,經過事故現場勘查,他們發(fā)現這座橋面有坡度的高架橋殘體,還有個別橋墩有發(fā)生傾斜的跡象,事故現場危險性高,因此,有必要加強事故現場組織指揮,嚴防再發(fā)生搶險人員或其他人員死傷的次生事故。此外,此次事故中現場被砸壞和掩埋的車輛多,汽油大量泄漏,搶險人員要謹防火災和爆炸。
記者了解到,湖南省和株洲市搶險現場指揮機關迅速采取措施,對現存的每個橋墩派人24小時嚴密監(jiān)視,對事故現場實施了全面警戒。對破損的車輛,搶險人員已先抽干汽油。他們還將使用精密儀器,對大橋殘體實時監(jiān)控,防止再度坍塌釀成人員和財產損失。被營救出來的傷員已在株洲市內安排了3家醫(yī)院負責治療。
據悉,事故中的一名重傷員17日晚一度病危,經過全力搶救,目前病情趨于穩(wěn)定。
問責與追責同步展開
紅旗路高架橋坍塌,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張春賢要求,在繼續(xù)全力以赴做好救援、善后安撫工作的同時,徹查事故原因,絕不掩飾。
對于這座高架橋的坍塌,有關專家眼下較為普遍地使用“考慮”、“初步”、“推測”等字眼,涉及的內容 包括安全措施不到位,施工組織安排、模擬爆破對大橋結構的影響等。
株洲市有關方面坦言,這一惡性事件,從三個角度引人深思:
意識方面。此次紅旗路高架橋改造工程,從立項、招標到模擬爆破,每次協(xié)調會,都強調了安全生產問題。不僅要求業(yè)主單位、施工單位、監(jiān)理單位高度重視大橋拆除過程中的安全問題,而且在市內主要媒體上發(fā)布了公告,但事故還是發(fā)生了,這說明“有的人安全意識不強,導致安全措施沒有落實到位”。
組織方面。此次拆除工程,準備時間近半年,工作方案也比較詳細,仍然發(fā)生了令人震驚的事故,說明“工作在某些環(huán)節(jié)上準備不夠充分,不夠細致,導致了事故的發(fā)生”。
技術方面。這座高架橋已使用15年,整個拆除計劃,是15日首先選擇其中部分橋墩進行模擬爆破,再于5月20日進行整體爆破,卻沒能考慮“大橋是一個整體,對部分橋墩爆破引起大橋整體結構和承重能力發(fā)生變化的可能性估計不夠,一定程度上使事故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