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死者林松嶺 |
《中國新聞周刊》披露林松嶺死前最后3分鐘錄像內(nèi)容。其中顯示:三四名警察圍毆這個22歲的男青年。而這段錄像,最初一度被網(wǎng)絡屏蔽。
本刊記者/ 陳曉舒(發(fā)自哈爾濱)
死亡10天之后,林松嶺的尸體依然被哈爾濱公安局封存。但網(wǎng)絡上已經(jīng)開始流傳各種版面的尸檢報告——人們在好奇:這個大學生是死于警察的毆打之下,還是吸毒導致的心臟病突發(fā)。
林松嶺,男,22歲,哈爾濱體育學院2004級運動系畢業(yè)生,籃球?qū)I(yè)。
|
|
|
事發(fā)當天,包括林松嶺在內(nèi)的5男2女前往糖果酒吧給他們的同學車亮“過生日”。這是一群典型的“85后”,最大的22歲,小的19歲。
打死林松嶺的一方是6名警察,其中包括鐵路、禁毒、交通若干警種。事發(fā)前,哈鐵公安局直屬公安處刑警大隊副大隊長齊新邀請另5人聚餐,飯后同樣到糖果酒吧繼續(xù)盡興。
在這個娛樂場所的門口,兩撥人相遇了。
酒后的選擇
事發(fā)當天——2008年10月10日,車亮打了林松嶺一上午的電話,但無人接聽。兩人在哈爾濱體院不僅同班,還是最要好的朋友。
“口袋里沒錢時,對方可以接濟。”車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們在校時每月大約1000元零花錢,出去吃個飯、打個球有時會不夠花。他們都有駕照,偶爾也會開著家里的車出去玩。由于是體育專業(yè),一個個人高馬大,在人群中十分顯眼。而這些細節(jié),在事發(fā)后網(wǎng)上傳播的帖子中都被視為“一群衙內(nèi)”的特征。
林松嶺的電話是在當晚回給車亮的,“昨天帶客戶看房子看得太晚了,早晨沒醒過來”。兩人商量:畢業(yè)后,很多朋友都沒再見面,約出來一起聚聚。“就說是我生日。”車亮說。
5男2女先在和興路一個餐館小聚,其中有人喝多了。但酒似乎還未盡興,7人打算繼續(xù)去酒吧玩。糖果酒吧是位于哈爾濱西大直街的一家慢搖吧,也是哈爾濱各大學校學生的聚集地。
車亮駕駛著楊森父親的黑色老本田車,帶著林松嶺從和興路趕到糖果酒吧。
酒吧門前燈光炫目,從這一刻起,林松嶺等7人的舉動都在酒吧門口的視頻監(jiān)控之下——如果沒有這段視頻,這起普通的刑事案可能很難轟動全國。
下車后的林松嶺顯得興奮,他穿著黑色風衣,雙手插在口袋里,徑直走進酒吧。門很矮,1.92米的林松嶺不得不彎腰低頭。車亮和同行女伴一起等候乘出租車隨后趕到的4名好友。
可見的斗毆
22時07分,一輛銀色寶來轎車從幾人身后疾馳而過。“速度很快,直接向我們沖過來。”
車亮說。他轉(zhuǎn)頭想看車牌號,但這輛車沒掛牌。頗有醉意的楊森下意識地嚷了一句:“咋開的車啊?”
此時,從另一輛車里下來3名男子,晃悠著走過來。他們便裝打扮,其中有人同樣醉意明顯。其中一人聽見楊森嚷嚷,拍了拍他的肩膀:“弟,嚇著了?”楊森說:“嚇著了。”但從寶來車下來一個男子反問:“嚇著了咋的?”
酒精的刺激下,略帶火藥味的話引起了強烈爭執(zhí)。楊森當天酒喝多了,已經(jīng)回憶不起是誰先動的手。車亮則稱:“有人先踢我一腳,我才還手的。”開始爭執(zhí)時,林松嶺并沒有參與。
雙方開始在酒吧內(nèi)的過道上扭打起來——這一切也被監(jiān)控錄像拍攝下來。
22時11分,林松嶺走出酒吧,脫掉黑色風衣扔給同行的朱婧(化名),掙脫開勸阻的保安和同伴,撿起一塊碎磚頭,沖上去把一個穿淺色衣服的男子打倒在地。他不知道被打倒的人是齊新,哈鐵公安局直屬公安處刑警大隊副大隊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