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有意參加競拍者在北京順義空港物流區(qū)觀看進行預展的“奧運缶”。
3日,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大放異彩的“擊缶而歌”環(huán)節(jié)中的1000個道具缶,在北京順義空港物流區(qū)預展。這些“奧運缶”將從3月8日起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進行拍賣。
3月3日,有意參加競拍者在北京順義空港物流區(qū)觀看進行預展的“奧運缶”。
3月3日,有意參加競拍者在北京順義空港物流區(qū)觀看進行預展的“奧運缶”。
2008年8月8日晚8點08分,2008人組成的兩個巨大方陣在“鳥巢”中整齊劃一地擊缶倒計時,聲如磬,光如電,那種如史詩般恢宏的場景,讓世界為之屏息。也正是從那天開始,承載著光榮與夢想的缶,為世人所熟知。
“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半年之后,北京奧組委宣布,曾在奧運會開幕式上使用過的1000個缶,將在本周日通過公開拍賣的方式,尋找它們的新主人,而網絡拍賣則在3月13日開始。
現場十個起拍,網絡單個零賣
奧運缶拍賣 每個起價1000元
■拍賣方式現場打包,網絡零賣
這1000個“奧運缶”的拍賣工作分為兩部分,分別是現場拍賣和網絡競拍。其中現場拍賣的數量為910個,本周日將在北京產權交易所進行首次現場拍賣會。
在拍賣當天,“奧運缶”將被打包分成53個標的包裹,每個標代表10個、20個、30個或者50個缶。10個缶的包裹參考價在11000到13000元人民幣,這也意味著單個缶的起拍價約為1000元人民幣左右。
雖然單價不貴,但由于是打包拍賣,再加上缶的制作基本相似,買10個缶收藏顯然毫無必要。對此,北交所相關負責人解釋說,按相關部門規(guī)定,“奧運缶”的拍賣需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因此確定打包形式,也是技術方面的安排。
該負責人建議,想去拍賣會現場的市民,也可以采用團購的方式,選出一名代表競拍,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不必要支出。
與此同時,為了滿足個人買家的需求,北交所還專門拿出90個“奧運缶”在網上“零賣”。
據了解,這90個“奧運缶”都有特殊編號,或者是像10、100這樣的整數,或者是像6、8這樣深受國人喜愛的吉祥數字,更具收藏價值。
3月13日上午10時,網上拍賣會將在北交所專門開發(fā)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金馬甲網站(www.jinmajia.com)上進行,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登錄金馬甲網站,就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參與競拍。
要特別提醒的是,參加現場拍賣會的買家,需要交納10萬元保證金,而參加網絡競拍的市民,也需要提前支付1.8萬元保證金。
■收藏價值特殊經歷抬高身價
記者從北交所官方網站上看到,截至昨天,辦理完3月8日“奧運缶”現場拍賣會參拍手續(xù)的人數已經超過300人。由于現場拍賣受場地限制,相關人員表示:“如果人數繼續(xù)增加,拍賣場地將可能變更。”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這場“奧運缶”拍賣會受到如此追捧?
其實制作缶的原始成本并不算高,看似花哨的外表,是用聚脂做的造型,又是批量生產?蓨W運會開幕式上的特殊經歷,顯然提高了它的身價。
浙江省收藏家協會秘書長賀善達表示,“奧運缶”本身是個融合了現代與古代元素的物品,是一個重要的歷史符號。張藝謀把它帶到奧運會上,是對民族文化的發(fā)揚和促進。
從收藏角度講,中國第一次辦奧運會,這種收藏產品可以歸類為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文化活動中的使用道具和用品,是一種集人文氣息與競技精神于一體的藝術品,肯定會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
另一方面,在拍賣前,奧組委已經以委托書形式向北交所確認,保證拍賣的都是奧運會開幕式用缶,而且每個缶都具有在開幕式“缶陣”中獨一無二的特殊編號,數量十分有限。再加上制造模具已全部銷毀,因此未來將不會再有缶及其仿制品,從而保證了足夠的稀缺性。
■關注人群四類買家興趣最大
北京奧運會結束后,北交所就不停地接到從世界各地打來的問詢電話,話題都是關于“奧運缶”的:何時賣、如何賣、什么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