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是為了選出佼佼者,作為一種精神象征和追求。很多選秀因此打造出了一批娛樂明星。比如一年一屆的香港小姐的選秀,就捧出了張曼玉、李嘉欣、袁詠儀等這樣一批有影響的歌星、影星。而前兩年湖南衛(wèi)視超級女聲的選秀,也誕生了李宇春、張靚穎這樣的草根新秀。一些選秀,造就了一批有影響力的明星藝人。在個人才藝得到展示,個性得到張揚的同時,也給人們帶來了歡樂,豐富了人們的精神生活。
然而,并不是每種選秀都是積極、健康、向上的,有一些選秀,只是舉辦方和參賽者的自娛自樂;有一些選秀,主辦方甚至別有用心,懷著不可高人的目的,他們組織的選秀,只是打著選秀的旗號,為的是鼓起自己的腰包。比如這個征婚網(wǎng)站的選秀,就是赤裸裸的錢色交易。
雖然這場選秀是征婚網(wǎng)站搞的,最終的結(jié)果也是為了讓男女雙方“面對面”,從而締結(jié)美好姻緣。但是,讓“入圍的前100名選手,和“平均身價5000萬以上精英男士約會”,這就再次陷入了“財子佳人”的窠臼。有錢就可以擁有美色,多少有點老套,而用選秀的方式來為其“服務”,就有點俗不可耐了。
誠然,在一些國家,為征婚者提供“快速約會”服務已經(jīng)成為一種常態(tài)。但人家也是根據(jù)雙方的條件,比如相貌、身體健康狀況、社會地位、經(jīng)濟狀況等多方面情況來決定“快速約會”的對象,或者根據(jù)雙方的特殊要求,提供合適的對象供雙方選擇,而不是簡單的“大款配美女”,更沒有大張旗鼓地進行“選美”,為優(yōu)勝者提供與“平均身價5000萬以上精英男士約會的機會”。
我們不否認,作為人的本性,男人可能貪色,女人也會愛財。我們也不否認這樣“配對”的成功率,但是,主辦方承諾“入圍的前100名選手將獲得和平均身價5000萬以上精英男士約會機會”,暴露了其赤裸裸的目的,無非就是為“錢色交易”搭建一個平臺,而其則是為了從中坐收漁翁之利。參加選秀的美女,已經(jīng)淪為主辦方賺錢的工具。這樣的征婚選秀,與那些赤裸裸的錢色交易沒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只不過“配對的選秀”罩上了一層征婚的外衣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