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離開西花廳
1972年5月,周恩來在檢查身體時發(fā)現(xiàn)尿中有癌細胞,隨后被確診為膀胱癌。1973年3月10日,他在北京玉泉山做了第一次膀胱鏡檢查和電灼術治療,然而,他的病情并沒有好轉,而是繼續(xù)惡化,不得不住院治療。
1974年6月1日中午,周恩來到辦公室整理了一會兒文件,向秘書交代了一些工作,然后穿上中山裝,披上藏青色大衣,來到院子里。周恩來站在等候的汽車旁佇立良久,對這個工作和生活過25年的院落看了又看,凝視不語。
周恩來在鄧穎超以及保健醫(yī)生、護士等的陪同下,住進了解放軍三零五醫(yī)院。
周恩來自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逝世,共做大小手術13次,平均40天左右要動一次手術。只要身體尚能支持,他仍繼續(xù)堅持工作。
1974年12月26日
同毛澤東最后一次握手
1974年12月23日,根據(jù)中央政治局的意見,周恩來、王洪文前往長沙向毛澤東匯報四屆人大籌備情況。
在毛澤東住地,周恩來和王洪文同毛澤東會面。從23日到27日,他們先后向毛澤東作了4次匯報,毛澤東在聽取匯報的過程中,談了如下幾個方面的意見:
批評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毛澤東對王洪文說:“不要搞‘四人幫’。”“不要搞宗派,搞宗派要摔跤的。”但又說對江青要“一分為二”,責成江青等人作自我批評。
高度評價了鄧小平。毛澤東強調:“鄧小平政治思想強,人才難得。”重申由鄧小平出任國務院第一副總理、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的建議。提出周、王留長沙期間,由鄧小平在北京主持工作。
指出“總理還是我們的總理”。在了解了周恩來的病情后,對周恩來說:“你身體不好,四屆人大后,你安心養(yǎng)病,國務院的工作讓小平同志去頂。”
關于召開四屆人大及其人事安排問題。毛澤東提議鄧小平為中央副主席兼政治局常委。毛澤東還就四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副委員長和國務院副總理、各部部長的具體人選問題提出一些意見。
12月26日午夜時分,毛澤東處打來電話,請周恩來過去談工作。這一天,是毛澤東81歲生日,毛澤東和周恩來這兩位相處近50年的老戰(zhàn)友,促膝長談,直到次日凌晨,長達4個小時。這是毛澤東、周恩來生前最后一次談話。
毛澤東、周恩來共同作出的“長沙決策”,打碎了以江青為首的“四人幫”長期以來企圖“組閣”的美夢,對中國未來形勢的穩(wěn)定發(fā)展以及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起了十分關鍵的作用,其意義是深遠的。
1975年9月7日
最后一次會見外賓
從1975年6月以來,周恩來由于癌癥的折磨,身體極度消瘦,體重只剩下了30.5公斤。
9月7日,周恩來不顧病情的嚴重惡化和醫(yī)護人員的一再勸阻,堅持會見了伊利耶·維爾德茨率領的羅馬尼亞黨政代表團。這是周恩來生前的最后一次外事活動。當談到自己的病情時,他坦然而又肯定地告訴客人:馬克思的“請?zhí)?rdquo;,我已經(jīng)收到了。這沒有什么,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自然法則。他還說:我現(xiàn)在病中,已經(jīng)不能再工作了。鄧小平同志將接替我主持國務院工作。鄧小平同志很有才能。你們可以完全相信,鄧小平同志將會繼續(xù)執(zhí)行中國黨和政府的內外方針。這次會見,只有短短的15分鐘。
1975年9月20日
最后一次簽名
9月20日,周恩來準備做住院后的第四次大手術。鄧小平、張春橋、李先念、汪東興和鄧穎超等來到醫(yī)院手術室外守候。
周恩來清楚,施行這次手術的后果很難預測。在進入手術室前,他要工作人員找來自己1972年6月在中央批林整風匯報會上作的《關于國民黨造謠污蔑地登載所謂〈伍豪啟事〉問題》的報告錄音記錄稿,用很長時間仔細地看了一遍,用顫抖的手簽上名字,并注明簽字的環(huán)境和時間:“于進入手術室(前),一九七五、九、二十”。
進入手術室時,周恩來大聲說:“我是忠于黨、忠于人民的!我不是投降派!”以表明自己在重大原則問題上遭受“四人幫”誣蔑時的嚴正態(tài)度。在場的鄧穎超要汪東興將此情況報告毛澤東。
長達5個小時的手術,對極度虛弱的周恩來又是一次嚴峻的考驗,但他堅持了下來。手術過程中,醫(yī)務人員發(fā)現(xiàn)周恩來體內的癌細胞已擴散到全身,無法醫(yī)治了。鄧小平當即指示醫(yī)療組盡一切努力,“減少痛苦,延長生命”。10月24日,周恩來又做了第五次手術。這次手術后,周恩來再也沒能從病床上下來。
1976年1月7日
留下了最后一句話
1976年1月7日,周恩來病情繼續(xù)惡化,氣息已變得十分微弱,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tài)。醫(yī)療組成員、護理人員等晝夜守護在病房,隨時準備搶救。深夜11時,彌留中的周恩來從昏迷中蘇醒。他微睜雙眼,認出守在他身邊的吳階平大夫,用微弱的聲音說道:“我這里沒有什么事了。你們還是去照顧別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們……”這是周恩來留下的最后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