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武器實際上從一角度上改變了臺海之間的軍力對比,如果說,過去數(shù)千枚東風系列導彈只能威脅到臺灣的重點設(shè)施和機場的話,廉價的精確制導火箭彈在理論上,是無限使用的,數(shù)萬或者數(shù)十萬枚火箭彈足以消滅中國周邊300千米范圍內(nèi)的任何威脅。
中國曾模仿蘇軍做法,在陸軍集團軍中編制“東風11”導彈承擔火力支援任務(wù),但后來發(fā)現(xiàn)這種導彈操作復雜,且需要增加一支相當龐大的部隊來保障這種武器。最后,解放軍將這些導彈全部轉(zhuǎn)入二炮部隊。

AR3型多管火箭炮武器系統(tǒng)
而且在當時的技術(shù)條件下,集團軍的指揮控制和偵察能力也不足以對300公里距離上的敵方目標進行精確定位和迅速打擊的需要。
但這種情況近年來逐漸轉(zhuǎn)變,在PHL-03遠程火箭炮加入解放軍服役后,它逐漸獲得多種型號的新型彈藥,射程從100公里左右增加到160公里以上。這也顯示了解放軍陸軍部隊對遠程炮兵打擊火力的要求逐漸提高。

SR-5多功能模塊化火箭炮
英國媒體報道稱,中國在今年的阿布扎比防務(wù)展上擴大了其遠程火箭炮的選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北方工業(yè)公司展示的AR-3火箭炮,該火箭炮發(fā)射車可配300毫米和370毫米兩種火箭,一輛車可以攜帶12枚300毫米或10枚370毫米火箭。
射程分別為140公里和280公里,均具有GPS和慣性復合制導能力,命中精度3米之內(nèi)。可攜帶反裝甲子彈藥和高爆戰(zhàn)斗部。中國展示的300毫米非制導彈藥可攜帶190公斤的高爆戰(zhàn)斗部或攜帶414-623枚反裝甲反人員子彈藥,由此推測制導型火箭彈的戰(zhàn)斗部情況。
除了射程大,精度高之外,中國火箭炮還有三大法寶,首先是精確制導彈藥和巡飛戰(zhàn)斗部,PHL03式火箭炮的彈藥已經(jīng)有偵察彈和巡飛彈,這是世界少有的先進武器。
第二,中國的大口徑火箭炮都可以裝備自尋的的智能化子母彈藥,圖片為中國一種末敏彈。它可以被安裝在300和370毫米的火箭彈中,一枚火箭彈可攜帶5-10個改型末敏彈,殺傷5-10輛坦克。
除了智能彈藥和巡飛彈藥之外,中國還發(fā)展了模塊化火箭炮技術(shù),簡單講,就是在一個火箭炮平臺上,可以根據(jù)需要使用不同口徑的彈藥和定向器,目前,我軍已經(jīng)列裝部隊的某型模塊化火箭炮,多口徑彈藥轉(zhuǎn)換是他的絕活。
中國制造的火箭炮不僅是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炮,而且還遠銷海外,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出口火箭炮排名第二的國家,僅次于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