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鬧的音樂與熱情的尖叫同時響起,T型舞臺審判席一般,不同的目光在一個人身上交織,評頭品足,觀念交鋒……1月15日開播的《非誠勿擾》從開播就紅火,有人喜歡有人煩,掌聲不斷,爭議不斷。
喜歡也好,爭議也罷,無數(shù)的事實都驗證了這樣一個道理——《非誠勿擾》成功了。而這份成功來自于一群80后,著實讓一大堆前輩無顏。
按說,80后已經(jīng)不再是嚴格意義上的小字輩,但坦率地說,對相當多的媒體來說,還不能任80后盡情折騰,比如,央視幾番改版,都是一些前輩們在謀劃,結果呢,力氣沒少下,費力不討好!斗钦\勿擾》的聰明在于將這任務交給一群80后,結果呢,結果是制造了一起文化事件。
最成功的爭議就是“《非誠勿擾》秀場:“相親”只是個幌子”——這臺以80后為主體的男男女女在舞臺上演出了一場又一場“相親”秀。然而,其中的話題早已超出愛情的范疇,拜金、房奴、剩女……爭議的浪潮中,“相親”只是一個幌子,《非誠勿擾》已成為一個價值觀交鋒的舞臺。
不能不承認,80后出手就是狠,節(jié)目開播沒多久,已經(jīng)制造了無數(shù)的話題。馬諾、馬伊咪、朱真芳、富二代、企鵝男……僅僅從《非誠勿擾》走出了,就有這些網(wǎng)絡紅人,而且話題不斷,新聞連連—— "非誠勿擾"拜金女馬諾改當主播 犀利主持世界杯;情感類綜藝節(jié)目兩極分化 炒作VS真實誰成趨勢;閆鳳嬌退出《非誠勿擾》 不雅照拍攝者被曝光;《非誠》孟非回應"找托"說:節(jié)目策劃不是搞陰謀……一件件虛虛實實的新聞,托起了《非誠勿擾》。
80后就是后,出手不凡,親近媒體,牽手網(wǎng)絡,制造話題,推出紅人,一連串的出手方式,讓很多前輩顏面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