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折經典代表昆劇藝術最高成就
《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是昆曲的四大名劇,可謂集昆曲藝術之精華,每一部劇都是長篇巨制,演出全本都需要三四天的時間。此次北方昆曲劇院的著名導演叢兆桓先生精心挑選了這四部劇中的核心折子《傳書賴柬》、《游園驚夢》、《小宴驚變》、《守樓寄扇》重新編排,將它們流暢地集中于一臺演出中。當晚,魏春榮、史紅梅、王振義這三位北昆的中流砥柱、梅花獎獲得者輪番獻藝讓觀眾一次就能欣賞到昆曲藝術美的極致。
三朵梅花完美塑造昆劇人物
《西廂記·傳書賴柬》是最有喜劇色彩的折子之一。王振義飾演的張生風流倜儻,但遇到愛情時又不免呆傻,很好地詮釋了張生“摯誠種”的形象。這折戲幽默感十足,體現在演員的肢體語言上。張生看見紅娘手里的鶯鶯的書柬,想接過書柬又害怕是不好的結果,伸出手去剛一碰到就像觸了電一樣趕緊收回;打開書柬時伸長胳膊,偏扭著脖子,瞇縫著眼睛,看了一行后又歡呼著喜形于色。還有后面跳墻的尷尬,賴柬后的失落等等都讓張生這個人物憨態(tài)可掬。
《牡丹亭·游園驚夢》不用說是最核心、最有名的兩折了,此次更由魏春榮和王振義這兩位梅花獎獲得者聯袂出演。魏春榮飾演的杜麗娘端莊婀娜,將一個青春覺醒的懷春少女刻畫得淋漓盡致。王振義飾演的柳夢梅俊雅不羈,與魏春榮站在一起真真一對璧人。在春色滿園的園林之中,柳夢梅望著杜麗娘深情念道:“咱一片閑情愛煞你呢!” 落英繽紛下,杜麗娘垂首站立,讓柳夢梅一句“那答兒講話去”羞紅了眉眼。不提那段著名的《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只這一幅畫面,就能讓觀眾為之沉醉。
《長生殿》和《桃花扇》是傳奇的最后兩個巔峰,代表了清代傳奇的最高藝術成就。《長生殿·小宴驚變》是整部劇的轉折,小宴上,史紅梅和優(yōu)秀青年演員邵崢飾演的楊玉環(huán)和李隆基柔情繾綣,跳著霓裳羽衣,后一刻就驚聞安祿山造反兵逼長安,極大的落差使得李隆基一時懵懂,驚惶無措。史紅梅扮相雍容華貴,舞姿優(yōu)美,唱著南曲描畫了一幅貴妃醉酒圖。邵崢扮演的唐明皇小宴中王者氣度十足又不失溫柔深情,驚變中用連續(xù)的大段北曲唱段和身段表演刻畫了人物,兩位演員的藝術功底醇厚,配合珠聯璧合!短一ㄉ·守樓寄扇》表現了李香君對愛情的忠貞,同時也交代了貫穿全劇的關鍵道具“桃花扇”的產生。這折戲極度考驗演員的唱功。魏春榮飾演的李香君在血濺詩扇后將桃花扇交與楊龍友寄與侯方域,思念難當,一連唱了《醉桃源》等十二支曲牌,時而凄苦時而激越,張弛有度,一氣呵成。
園林舞美襯托昆曲寫意之美
此次“明珠幽蘭”除了戲好演員好以外,還有一大亮點,就是國家大劇院制作的舞美。設計師充分理解并表現了中國古典美,大膽地將蘇州園林的建筑理念糅合到舞臺美術中來。各種形式的古典圍欄劃分了表演區(qū),同時結合了蘇州園林的亭臺樓榭的搭配風格和近景遠景的層次特點,通過燈光的配合和天幕上背景圖畫的變化,分明又雅致地實現了場景和時間、季節(jié)的變化,滿足了四部劇的劇情、環(huán)境轉換的需要。尤為難得的是舞美沒有妨礙古典戲曲的虛擬美,表演區(qū)十分空靈,能讓演員自由表演,只錦上添花而不喧賓奪主,將昆曲的精髓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