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跪得,朱軍跪不得?
汪涵和朱軍,一個是內地最會策的脫口秀主持,一個是最會煽情的央視大佬。本來兩人各有各的活法,少有交集,卻因同一件事情被人扯到了一起。原來兩位大名鼎鼎的主持人都在錄節(jié)目的中間下跪了,而且是向觀眾下跪。不同的是,汪涵是因現(xiàn)場觀眾通宵錄制不退場的情況下主動下跪叩謝,朱軍則是被嘉賓帶了籠子,不小心體驗了把“被下跪”的滋味。
據(jù)網(wǎng)友爆料,當期《藝術人生》邀請了《孔子》劇組錄制節(jié)目。輪到周潤發(fā)上場時,突然就玩起了“行為藝術”。先是要求現(xiàn)場導演關閉燈光,因為“兩千年前只有油燈”。然后拉開椅子,拉著朱軍面對觀眾席就要下跪,說這是為了讓他感受《孔子》是如何復原2000年前的真實生活的。朱軍一臉惶恐,沒想到發(fā)哥又繼續(xù)拉著他,以額貼地,實實在在地給觀眾叩了一個頭,說要感謝觀眾。更搞笑的是,發(fā)哥學著朱軍慣用的深情語調,極其“誠懇”地表示,因為他喜歡看《藝術人生》,朱軍跟他父親的故事令他非常感動。這下,朱軍不得不也以磕頭“還禮”。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這應該是堂堂的央視主持第一次放下身段,在大庭廣眾之下向觀眾下跪,朱軍此跪足可載入央視青史?峙轮燔姳救艘矔吷y忘。曾幾何時,誰會想到一個央視主持會向觀眾下跪?且不說央視本身就是代表政府的喉舌,其在電視領域的壟斷市場地位就足以睥睨天下。對央視而言,俯視才是自己最熟悉的姿態(tài)。朱軍的下跪,無形中被賦予了另一種意義上的解讀——電視的平民化在加速到來。
近些年,隨著民生新聞及選秀節(jié)目的興起,電視節(jié)目競爭進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從江蘇地面頻道的《南京零距離》,到湖南衛(wèi)視全民參與的《超級女聲》,再到現(xiàn)在紅火一時的《智勇大沖關》、《我愛記歌詞》等節(jié)目,無一不體現(xiàn)著全民無門檻的特點。這些貼近觀眾需求的節(jié)目接連產(chǎn)生,使得大眾對電視的仰視逐漸變成了平視,同時不斷激發(fā)中國電視市場的活力,地方衛(wèi)視依賴平民化節(jié)目逐漸崛起,開始沖擊央視的市場霸主地位。反觀央視,在市場競爭的大潮下雖然也在發(fā)展創(chuàng)新,如前央視臺長趙化勇在任期間就提出了“專業(yè)頻道品牌化”和追求“綠色收視率”的理念,新臺長焦利也對央視新聞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革,但蹣跚的前行腳步無疑只是差強人意,真正距離觀眾的要求還很遠。這樣的例子不枚勝舉,比較典型的是朱軍主持的《藝術人生》,十年如一日的“祥林嫂”,每次的節(jié)目必定要回顧光輝歲月再在嘉賓的淚眼婆娑中推向高潮。一成不變的模式不但讓觀眾厭煩,連余秋雨做節(jié)目嘉賓時也忍不住打起了瞌睡?芍^成也煽情,敗也煽情。
對央視來說,朱軍的“被下跪”是一記溫柔的耳光,也是一個值得警醒的信號。觀眾是電視臺的衣食父母,這是每一個電視人都心知肚明的道理,但有幾個人是真正把觀眾當成了上帝的?也許,只有像汪涵這樣在底層歷練,閱盡滄桑后才會懂得觀眾的真正含義,面對一眾深夜堅持重錄不退場的忠實觀眾,用最樸實的身體語言來表達無言的感恩。而對于高高在上慣了的朱軍,他們與生俱來地享受著最好的資源,最好的平臺,居廟堂之高則易忘其根本。當有一天突然被嘉賓帶上要求向觀眾下跪時,朱軍的扭捏作態(tài)也就成了自然。矛盾的是,國家臺的地位決定了朱軍還必須端著架子主持下去,觀眾卻在呼喚一個活潑的朱軍出現(xiàn)。這種沖突的交織,戲劇性的效果就是周潤發(fā)帶著朱軍臺上行大禮,朱軍不得不接受,然而嘴里喊的是“你饒了我行嗎?”
誰尊重觀眾,誰就能贏得市場;誰尊重觀眾,誰就能贏得贊譽;誰尊重觀眾,誰就會心如琉璃內外澄澈。周潤發(fā)饒了朱軍,觀眾可饒不了朱軍,從網(wǎng)民的拍磚可窺之一二。朱軍需要學習需要改進的地方太多,啥時候學會汪涵的真性情和發(fā)哥的不裝B,該詼諧時能舍下身段,該莊重時能沉穩(wěn)大氣,轉換之間游刃有余,那才是圓滿了。(文/漫畫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