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歌手陳琳辭世而去,我這幾天心情很是難過,一個我曾經(jīng)認(rèn)為堅強、積極、灑脫的女歌者就這樣走了,而且還選擇了如此慘烈的方式。以前我只是喜歡她的歌曲,對她的個人情況一無所知,我不是她的粉絲,她的那首《你的柔情我永遠(yuǎn)不懂》我曾經(jīng)學(xué)唱了很久?蓻]想到歌詞最后的那句“我等待著那最后孤獨”竟然成了現(xiàn)在她的歸宿,怎不叫人心痛!在內(nèi)地陳琳是難得的不做作很有實力的優(yōu)秀女歌手之一。她后來的那首《愛就愛了》,無論曲風(fēng)還是歌詞我都非常喜歡,雖然聽起來漫不經(jīng)心的唱著,可是歌中說著不愛了就放手。可生活中能做到灑脫的又有幾人?這幾天在網(wǎng)上看到陳琳的詳細(xì)介紹,才知道在感情上她也是一個受傷的人,和前夫十年的感情斷了,各自成家,表面上看好像都放下了,可誰知再婚后幾個月她卻選擇用這種方式離開人世:時間在西方的鬼節(jié)萬圣節(jié)這一天,而且還是她前夫的生日!其實她從來就未曾放下!這幾天我一直在想為什么感情受傷放不下的或者離去的往往是女性?現(xiàn)如今鮮有聽說那個男人為情而死,不知是男人多半是冷血的還是他們天生對感情免疫?我只是心疼陳琳為何說走就走了?為什么不像她歌中唱到的那樣灑脫放下呢?尤其是前天看到陳母寫給媒體的公開信中那句:“傻孩子,多疼啊,難道比活著的疼會輕一些嗎?”,不禁讓人痛徹心扉、潸然淚下。那是一個母親多么心痛又無奈的疑問。
前晚收音機里也播放了一首陳琳的《十二種顏色》,也很凄美的,歌中唱到:“麻醉九秒就算休克/心跳九秒就算復(fù)活/我變成深灰色/光線不會再愛我/這世界總會有人欣賞我 我有過十二種顏色/我選擇在白天沉沒/在落葉的背面/我在等我的春天/天黑前我希望被人發(fā)現(xiàn) 我在白天像一只蝴蝶/為了做夢才飛到黑夜/我在晚上像一只蝴蝶/找尋兩個人的世界 我在白天像一只蝴蝶/收集溫暖釋放給黑夜/我在晚上像一只蝴蝶/找白天沒有的一切。”我覺得這首歌其實就是唱她自己的或者說是陳琳唱給自己的,她就像這歌中的蝴蝶,收集溫暖釋放給黑夜,她離世的時候也像蝴蝶一樣飛落了。真的希望她在那個世界能夠感覺到光明和溫暖。
陳琳去了,選擇在她喜歡的黑夜,在她的追悼會的挽聯(lián)中這樣寫:“愛就愛了,鶴鳴尤作不虛聲;不懂柔情,蝶化竟成辭世夢。”很是深刻。她這樣離去是希望我們記住她還是忘記她呢?記得英國女詩人克里斯蒂娜羅塞提在一首詩的最后一句中寫道:“寧愿/寧愿你忘懷了歡笑,不要/不要你記住了而哀悼。”我想記住她的歌和歡顏吧,忘掉她所受的痛和離去應(yīng)該是對她最好的悼念吧?
今天立冬了,希望陳琳在那邊不會冷,是溫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