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在說香港英皇公司想花1億元從王中軍手里撬走馮小剛的新聞,乍一聽以為是哪個涉及人又在炒作,但好久不見當事人出來辟謠,也不見更多的跟風評論,頗不符合炒作的規(guī)律。
1億元能從華誼兄弟手里撬走馮小剛嗎?
首先要問這1億元是什么鈔票,是人民幣,還是港幣、新臺幣還是美元。
若是港幣和新臺幣就免談了,連我都認為馮小剛的價值早就超過這兩種貨幣的界定,若是人民幣,或者美元,還值得議論一番。
其實1億人民幣和1億港幣的價值差不多,它們差就差在一個是北京的一個是香港的――正如華誼兄弟公司和英皇公司一個是北京的一個是香港的。
英皇公司這些年和華誼兄弟是有過不少合作,如《寶貝計劃》和《功夫之王》,個個算得上大片,雖然英皇公司繼承著香港娛樂產業(yè)更職業(yè)更娛樂的骨血,但在華語電影市場上,華誼兄弟顯然相比更勝一籌,尤其是馮小剛電影在華語市場上已經成為最長久的票房神話,這一點莫說英皇公司沒個比,整個香港電影也難有出其右者――所以說英皇想撬馮小剛,也在情理之中,恐怕所有的香港公司都想撬馮小剛。
重要的是能不能撬得動。
馮小剛的資本表面看是近兩年票房大賣的《集結號》和《非誠勿擾》,但他真正值錢的地方是身后一段長長的票房不敗史,這一點在華語電影界無人可比,就是張藝謀、吳宇森也有走麥城的時候,馮小剛沒有。
憑這一點足可以說馮小剛是華語電影里性價比最高的導演。
英皇這1個億的出價哪里值馮小剛的這個“最高”?
還有,馮小剛為華誼兄弟拍的每一部電影,與絕大多數導演與制片方的合作關系完全不同,他不是賺片酬而是賺分帳,在馮小剛的價值系里有兩個指數,一個是他自己的身價,另一個是和王中軍、王中磊的關系價值,沒聽說過馮小剛也是華誼兄弟是老板,但許多時候他說話老板都得聽,他與王中軍、王中磊之間幾十年的“關系”怎么能被楊受成的1億元就買走了――10億元還差不多,4億給王中軍、王中磊當精神補償,6億給馮小剛做見面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