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季 趙炎 招聘
馬季 趙炎等 五官爭功
馬季,郭啟儒 打電話
憶馬季
一次演出改變一生馬季小時候是上海宏德織造廠的學徒,伺候師傅吃飯、睡覺,是馬季每天的主要工作。 馬季很早就喜歡上了相聲,并且漸漸展露出相聲藝術的天賦。1953年,馬季正式考入新華書店華北發(fā)行所,當上了一名賣書員,每月27元錢的工資和工人階級的稱號,已經(jīng)讓當時的馬季欣喜若狂。
每逢周末工會的聯(lián)歡活動,馬季不是唱京劇就是模擬丑角表演。1956年,全國職工業(yè)余曲藝匯演在北京舉辦,22歲的馬季并沒有意識到他在這次匯演中的一場表演將會改變他的一生。
馬季說:“1956年是我人生轉折最關鍵的一年,當時被伯樂看上了。先是劉寶瑞老師,他說,‘你干專業(yè)吧,我看你挺有前途,我教你’?墒沁@時呢,侯寶林先生也發(fā)現(xiàn)我了。一次休息的時候他把我叫來了,問:‘認識我嗎?’我說我認識您,可我不敢跟您說話。他說,‘你學相聲吧,我教給你。’這樣,我就去了中國廣播說唱團。”
馬季改名
馬季原來叫馬樹槐,改這個名,還是侯寶林的主意。“我是1957年改的名,侯先生說,你這個馬樹槐呀,繞嘴。做個演員,應該名字起得響亮一點,這樣人家容易記住,另外筆畫要少一點。那時候,北京正在放映匈牙利喜劇電影《牧鵝少年馬季》,現(xiàn)成的,我說就用這個得了,大家都知道啊,借人家點仙氣。侯先生一聽,說,好,這個行。”
1956年第一次演出
1956年馬季正式進入中國廣播藝術團說唱團,成為一名專業(yè)的相聲演員。當年7月在唐山市作了第一次演出,演出相聲《都不怨誰》、《對春聯(lián)》。他的處女作是1956年寫的《打籃球》。
創(chuàng)作相聲一百多段
此后,除演出一些傳統(tǒng)相聲及別人創(chuàng)作的相聲段子外,他共創(chuàng)作了相聲一百多段,曾在全國報刊上發(fā)表。當時的領導確定侯寶林、劉寶瑞、郭啟儒、郭全寶等當馬季的老師。其中侯寶林為責任老師。
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
作為近現(xiàn)代相聲藝術承前啟后的關鍵人物,他繼承發(fā)展了侯派風格,走出了自己的創(chuàng)作道路,為大多數(shù)后來者所遵循,為中國相聲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在培養(yǎng)相聲新人、開拓歌頌型相聲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貢獻。曾獲全國職工業(yè)余匯演一等獎,首屆“金唱片獎”。1985年,被評為“全國十大笑星”。
最想辦一所相聲學校
馬季曾經(jīng)對相聲藝術發(fā)展的現(xiàn)狀非常擔憂,他表示,相聲從業(yè)人員文化素質嚴重偏低,大多是半文盲。馬季表示,現(xiàn)在在國際上相聲的影響越來越大,可惜的是現(xiàn)在還沒有真正像樣的相聲學校和一流的相聲教材,他說最大的心愿是辦一所有規(guī)模的相聲學校,用正規(guī)的一流教材,大量地培養(yǎng)人才。
本月初還說自己才27歲
本月初,“2006濟南國際幽默藝術周”開幕,馬季雖然沒有出席,但曾在家中接受全國各地媒體的電話采訪,對幽默藝術表示支持,說相聲本身就是一種幽默藝術。“你弄錯了!我今年不是72歲,是27歲!我還年輕,退啥休呀,我得把相聲永遠說下去!”在最近一次接受記者專訪時,相聲界泰斗馬季這樣調侃自己的年齡。
最難忘 經(jīng)典
原來我們生產(chǎn)的香煙叫“蜣螂蟲牌”,雖然這個牌子不夠響亮,可是它鄉(xiāng)土氣息很濃!滾糞球兒的!您想這牌子能不臭了嗎?跟著我們馬上又換牌子,我們換成“蟠桃牌”的,那意思是說,抽我一盒蟠桃牌香煙可以使你長生不老。后來人家給我們編了個順口溜:“蟠桃,蟠桃,不使勁兒嘬它不著。”結果這個牌子又臭咧!臭了我們還換,換成“美女”牌的了,在香煙盒上畫一個大姑娘,窈窕淑女,五官俊秀,衣著華麗,左手挎著個小皮包,右手夾著一根煙。這叫窈窕淑女賽天仙,不愛紅裝愛香煙。——《宇宙牌香煙》別說啦!干嗎呢你們?五官全長我腦袋上頭,都得聽我的!五官分工不一樣,得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團結起來才能干出點事兒來呀?照你們這樣,自己強調自己重要,不要你們啦!走!走!——《五官爭功》
西郊奶牛場那個牛哇,不下奶了。后來把您給找去了,你是風塵仆仆,不顧疲勞,對著奶牛您就吹上啦!(吹上啦?)您就說上啦!說了一段相聲,感動得那牛啊,順著眼睛往外流牛奶呀!——《吹!
我的貢獻就小嗎?(怎么了?)沒功勞我有苦勞,沒苦勞我有疲勞,沒疲勞我還有牢騷呢。——《特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