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藝經(jīng)歷
王佩瑜,1978年3月4日生于蘇州, 著名京劇余派(余叔巖)女老生。
是做票友的舅舅把她帶進京劇的大門。開蒙學的是老旦,才幾個月工夫,就以一出《釣金龜》獲得江蘇省票友大賽第一名。后來改學老生,聽著余叔巖先生留下來的十八張半唱片咿呀學唱,度過晨昏。
1992年考入上海市戲曲學校專攻老生行當。
1999年9月考入上海市師范大學表演藝術(shù)學院。2001年畢業(yè),現(xiàn)為上海京劇院演員。在校期間,王佩瑜師承王思及老師,學習了《失空斬》、《搜孤救孤》、《捉放曹》、《大登殿》《文昭關(guān)》、《二進宮》、《烏盆記》、《擊鼓罵曹》等余派戲。并先后得到朱秉謙、關(guān)松安、孫岳、李甫春、王世續(xù)、曲永春、童強等老師的教誨,學演過《法場換子》、《武家坡》、《打漁殺家》、《碰碑》、《甘露寺》、《斷臂說書》、《戰(zhàn)太平》、《清官冊》、《四郎探母》、《南陽關(guān)》、《群借華》、《夜奔》、《楊門女將》等各種流派各種風格的劇目。
2藝術(shù)特點
王佩瑜扮相俊秀,氣質(zhì)儒雅,書卷氣濃厚,眉目之間流露出同齡人少有的自信和從容,頗具大家氣派。她的演唱古樸雋永,回味無窮。京劇流派中,余派唱腔易學難精。王佩瑜經(jīng)過數(shù)年的鉆研,已深諳其道,掌握了余派唱腔的精髓,在吐字、發(fā)音、用氣、行腔諸方面精心調(diào)度,渾然一體,不露斧鑿痕跡,追求“恬淡雍容,內(nèi)涵筋骨”的境界,于淡泊中寓神韻。嚴謹工整的吐字、規(guī)范有矩的行腔,深顯她高超的余派風范。
3演出劇目
常演劇目: 傳統(tǒng)戲:《失空斬》,《搜孤救孤》,《捉放曹》,《武家坡》,《大登殿》,《李陵碑(碰碑)》,《文昭關(guān)》,《烏盆記》,《法場換子》,《擊鼓罵曹》,《四郎探母》,《戰(zhàn)太平》、《打漁殺家》、《甘露寺》、《斷臂說書》、《清官冊》、《南陽關(guān)》、《群.借.華》、《夜奔》、《楊門女將》等。 新編戲:《劍閣聞鈴》 等。
4獲獎情況
*1994年 在“新苗杯”全國少兒京劇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1994年 獲“寶鋼杯”全國優(yōu)秀少年京劇邀請賽專業(yè)組一等獎;
*1996年 獲“藍島杯”海峽兩岸五戲校京劇邀請賽一等獎;
*1996年 獲“梨園杯”全國戲曲中;竟Υ筚惾A東區(qū)一等獎;
*2001年 獲全國京劇優(yōu)秀青年演員評比展演一等獎.
2001年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最佳表演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