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這首歌的歌名許巍至少斟酌了7個月,以至于我們不下十幾次地問許巍什么時候才能有歌名。事實是,這是一首最早錄音完成的歌曲,卻是最后才有名字的。相信這是這張專輯中,在詞曲、編曲、意境各方面最為和諧的一首歌,它有著入世的深情況味,也有著出世的隨緣自在。那些簡單的意象,松濤、風鈴、蝴蝶、晚霞,猶如隨手拈來的繽紛花朵,在副歌中自然流露的兒童的天真與長者的睿智中形成水乳交融般的完美和諧。人生仿佛是一場漫長的旅行,青山綠水美景如畫都是我們旅程中的一站,絢麗多彩而不癡迷;親人友人情人陌生人都是我們生命中的匆匆過客,相愛相遇而不貪戀。
《每一刻都是嶄新的》——這是一首輕松的小品,它揭示了外部世界與生命的全部意義,又隱喻了許巍自身的內(nèi)心變遷,“這一切的轉(zhuǎn)變,是如此地簡單”,這里的轉(zhuǎn)變指的不僅僅是我們的世界,還有我們每一顆敏感的心。在編曲上,這首歌也是許巍音樂歷程中第一支純粹電子化的作品,譯樂隊是一個非常好的電子樂隊,他們精彩的配器讓這首歌煥發(fā)出一種超然之美和愉悅之情,這張專輯的很多歌曲所描寫的都是許巍日常生活中親見的景致,這首歌也一樣,2004年夏日某次雨后的彩虹讓許巍感嘆大自然的壯麗,同時生發(fā)出對于宇宙人生那一瞬即永恒的欣然,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每一刻都是充滿希望與清新的。
《永遠自由的心》——記得許巍曾給歌迷寫過這幾個字“永遠自由的心”,歌迷們把這幾個字給印在自發(fā)印制的T恤上,并不遠千里來到北京把其中的一件送給了許巍,那很讓人感動,真正的許巍的歌迷是值得尊重的,因為他們總是能體會到許巍的心靈的跳動,能夠在許巍的音樂中找到自己的語言,那曾被叫做共鳴,卻在現(xiàn)在這個被物質(zhì)主宰的世界上變得日益稀少,但是依然還有數(shù)以億萬的生命擁有堅定的信仰,因為他們相信每個人都曾有或者將有一顆永遠自由的心。歌唱,永遠是來自內(nèi)心的,就像許巍所做的那樣……
《小魚的理想》——多年來,這是許巍首次嘗試寫一首敘事的作品,這首歌是專輯的最后一曲,但也將是許巍的一個嶄新開始,雖然是寄情于深海里的一個小魚身上,又何嘗不是每一個有著不滅幻想的人們的心靈寫照呢。理想似乎很遙遠,其實就在我們心里,只是大多數(shù)人已經(jīng)忘記或者不愿承認罷了,可是真誠的人們依然堅持著,就像迪蘭·托馬斯在一首詩中曾寫道,“驚訝的孩子們看著一天的繁星,那就是目的和終結(jié)。”
《悠遠的天空》——一首不同感受的全新作品,一首穿透你靈魂深處的作品。聆聽此首歌曲的時候給人一首仿佛置身于西藏古典寺廟的感覺,讓你浮躁的心靈能瞬間沉靜下來,讓你喧囂的情緒片刻被安撫下來。
2005年3月5日:發(fā)行《珍藏許巍1995-2000作品全集》
專輯介紹:
2005年,由太合麥田重新整合的“紅星音樂十周年紀念特輯”囊括紅星時代一批國內(nèi)原創(chuàng)音樂人的創(chuàng)作經(jīng)典,尤其是再版后許巍的 《在別處》和《那一年》及《珍藏許巍1995-2000作品全集》更是太合麥田為所有巍迷奉獻的音樂饕餮大餐。
再版后的專輯里除完全收錄了許巍早年創(chuàng)作的經(jīng)典音樂作品以外,還特意將《一江水》、《九月》、《執(zhí)著》等當年歌曲的錄音DEMO也灌錄其中,而《珍藏許巍》的套裝除了兩張CD外,還將CD曲目進行了最大容量的“擴充”,加收了《兩天》、《九月Demo》、《執(zhí)著Live》版,還附贈一張VCD,收錄了許巍《那一年》、《我的秋天》多首音樂錄影帶,并特別制作了許巍珍藏版的胸章作為絕版贈品,可以說,這一套珍藏套裝,完整了記錄了許巍早年的音樂歷程,使再版后的許巍作品極具收藏價值。
據(jù)悉,這一系列的專輯再版不但將原母帶重新數(shù)碼處理,將早年因技術(shù)問題造成的缺憾進行了彌補,專輯封面也進行了全新的設(shè)計,并以超低價全面上市,讓大家完整的聆聽許巍音樂的成長歷程,重回紅星照耀的光輝年代。
2005年10月26日:發(fā)行北京演唱會專輯《留聲十年 絕版青春 2005 LIVE》2005年12月24日,舉辦天津演唱會。
2006年02月16日:發(fā)行翻唱專輯 《在路上……》
專輯介紹:
集結(jié)了許巍12首經(jīng)典作品的專輯《在路上……》,由百代步升音樂于今天正式在全國發(fā)行。
《在路上…》雖然是一張原汁原味的原創(chuàng)作品輯,不過里面收錄的并不是“新歌”,而是出自許巍手筆、曾被其他歌手演繹的經(jīng)典作品,包括老狼的《晴朗》、葉蓓的《彩虹》、王菲的《你》、田震的《執(zhí)著》等。另外,《在路上……》還收錄了來自1994年“紅星二號”的《青鳥》和《兩天》,這兩首歌此前不曾收錄到許巍的任何一張專輯當中,只在幾張合集唱片中出現(xiàn)過。
許巍的創(chuàng)作歷程,從狂躁封閉的九零年代,來到開放的電子世代,從孤獨滄桑走進明亮的陽光里!对賱e處》和《那一年》奠定了許巍人文歌手獨一無二的定位,《時光·漫步》和《每一刻都是嶄新的》把許巍的作品送進普羅大眾的心里,每個人都在許巍的音樂里找到屬于自己的生活體驗,或孤獨或悲傷或沉潛或解放,許巍的音樂魅力,跨越了貧與富的界線,學生、文藝青年、小資、白領(lǐng)……聽許巍,似乎就是一種深度和品味的的象征……
2005年,轟轟烈烈的“絕版青春”演唱會為許巍十年來的音樂歷程做了一個小結(jié),那些陪伴著歌迷走過十載歲月的作品緊緊縈繞耳旁,卻不足以表達歌者跨越1994到2005的歷程。從狂躁的年代來到紛雜的世代,從激情的歲月走入溫暖的懷抱,許巍不是一個單純的歌者,他在以一顆感恩的心創(chuàng)作著膾炙人口的作品,于是,歷年經(jīng)典重唱十二首作品的《在路上……》許巍作品集應(yīng)運而生,它既是對許巍堅貞不移創(chuàng)作好音樂的一個珍貴紀念,代表了許巍之前一段創(chuàng)作旅程的結(jié)束,但新的創(chuàng)作旅程又即將起航,也真實呈現(xiàn)了許巍現(xiàn)時在音樂中最自我的狀態(tài):沒有壓力、沒有任何嚴肅的意念需要傳達,就像旅途中的風景,有陰天、有晴朗、有許巍擺脫束縛的音樂面貌。
雖然我看到好多朋友都說是西安人 然后很支持許巍
呵呵,也很感動
他的確是那個時代的驕傲,標志 我現(xiàn)在知道為什么80代初的大學生那么喜歡許巍了
一個出自校園 唱著校園民謠的歌手
我告訴他. 藝術(shù).
他又說. 那你喜歡的藝術(shù)家又是誰呢.
我說. 許巍.
他. 為什么.?
我很認真的對他說. 我喜歡就是喜歡. 沒有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