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肥胖數(shù)字正以令人擔憂的速度增加。1982年,中國人口的7%被認定為超重,如今,每4個成年人中就有一個超重者。研究人員調(diào)查了2萬名中國人的飲食變化后發(fā)現(xiàn),15年來,每年都會有1.2%的人成為肥胖者。肥胖的年齡也日益提前,7歲以下的兒童中有近1/5超重,7%是肥胖兒童,比例遠比歐洲國家高得多。
專家認為,快節(jié)奏的生活導致現(xiàn)代中國人飲食結(jié)構(gòu)由偏素食向偏肉食及快餐方向傾斜,運動及體力勞動機會減少,是中國人肥胖率猛增的主要原因。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中國人肥胖的標準和其他國家不同,特點是:體形小,指數(shù)小,肚皮大,危害大。
目前全世界通用以體重指數(shù)(BMI)來衡量一個人胖或不胖。世衛(wèi)組織擬定的世界標準是BMI大于30為肥胖,但在相同的BMI水平時,黃種人體內(nèi)的脂肪含量要比歐美人高,即使看起來沒那么胖,也很可能超標了。因此在中國,肥胖的標準是BMI超過28。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人肥胖的特點是腹型肥胖,即蘋果形身材。因此,中國人不僅要重視體重高低,腰圍粗細也是健康瘦身中必須關注的要素:如果男性腰圍超過90厘米,女性超過85厘米,就表示進入了肥胖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