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自己進軍內(nèi)地的“5510”計劃,已多年鮮少現(xiàn)身的香港影壇傳奇人物向華勝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與想象中的完全不同,向華勝是一個不停地喝著啤酒、健談、愛笑的人,自小習(xí)武的他在興起時還會揮兩把拳頭,出招之快令人瞠目結(jié)舌。他說李小龍是真的懂武術(shù),但是像葉問就根本打不過自己,“那是女人發(fā)明的拳術(shù),如果實用的話李小龍也不用改良了。”
當(dāng)然,“老頑童”只是他的其中一面,向華勝畢竟是個江湖大佬。
年輕的時候,向華勝說為了拍電影曾借過高利貸,所以不能失。“失敗就沒錢吃飯了,連半部我都賠不起。”他不認為是自己捧紅了周潤發(fā)等四大巨星:“早知道他們能這么紅,我還不如多簽幾部拿著合約賣錢了。”永盛簽下的第一個導(dǎo)演是王晶,但是他說王晶拍三級片與自己無關(guān):“王晶拍的不過千萬的垃圾片都不是我的,跟我無關(guān),我看都沒有看過。”張柏芝曾多次表達感謝向華強對自己的栽培,而向華勝則說自己向來不愿意捧女星:“女星多是花瓶,吃青春飯,很少有演到老還有人看。”成功人士都會說通過努力人定勝天,向華勝說這是個絕對的錯誤:“真正到最后都是比命比運,聰明的人如果沒有機遇,還不如去做老千。”
雖不在江湖露面,江湖卻一直有他的傳說。向華勝說,在江湖上有沒有地位都是一樣過日子的,這個他完全不在乎:“賺到錢多做善事好事,壞事不要做,一個人但求其心安。我一輩子做人的座右銘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求無愧于心。”
談內(nèi)地開拓計劃
中國電影出口我們有經(jīng)驗
美國最成功的不是靠打仗,最厲害是一個可口可樂,一個好萊塢的電影可以打遍全世界。我們就很可憐,F(xiàn)在開始好起來了,外國人開始留意我們的國產(chǎn)片了。出口來講我們是有經(jīng)驗的,當(dāng)年美國好萊塢是第一,我們香港很多年是第二。現(xiàn)在內(nèi)地已經(jīng)很厲害了,但除了內(nèi)地的資源,還是要兼顧到海外。
新京報:向先生以前在香港是很少接受采訪的。
向華勝:以前根本就不接受采訪。我是做幕后的,接受采訪干嗎呢?給別人造成錯覺還以為我喜歡出風(fēng)頭,這個就不好了嘛。現(xiàn)在是沒辦法,因為內(nèi)地市場太大了,本來一部電影應(yīng)該是題材第一優(yōu)先,然后是演員、宣傳、聲勢、檔期、對手、片子的質(zhì)量等,現(xiàn)在搞得質(zhì)量好像都排在最后了。即便是有人罵,至少說明觀眾是知道這片子上映了,所以現(xiàn)在宣傳是排第一,排在題材上面了,F(xiàn)在票房一億很多人就擺慶功宴了,中國十幾億人口,這點票房未免太可憐了吧。《阿凡達》14.5億票房,證明觀眾是存在的,因為是3D的,沒有辦法盜版了,F(xiàn)在內(nèi)地每年的戲院都在增加,前景是無限大的,很多電影被人破口大罵還是會賣兩個億,所以宣傳就變成了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其實這是不健康的。以前在香港我根本都不用宣傳,花幾百萬,在幾個大報紙做兩個全版就全知道了,剩下的就是看還是不看,靠口碑,我根本不用去拋頭露面。內(nèi)地的不一樣,當(dāng)然我知道馮小剛是不用去宣傳的了,可是(這樣的人)沒有多少個。觀眾會不會去看還是要看片子本身的好壞,所以在這方面我們還是有幾年的路要走。
新京報:你現(xiàn)在到內(nèi)地開拓市場,就推出“5510”計劃(5年投5個億拍10部電影),你覺得還能再現(xiàn)當(dāng)年永盛的輝煌嗎?
向華勝:希望。希望不等于能變現(xiàn)實,但是沒有希望就絕對變不出來。任何一家公司能夠成功都不是一朝一夕的,要經(jīng)歷很多很困難的環(huán)境。以前拍的時候年輕,二十來歲也沒錢,要借高利貸,所以不允許失敗,失敗就沒錢還,請演員人家也不會理你,F(xiàn)在內(nèi)地的情況也是一樣的,歷史是一直重演的。其實我們是第一批來內(nèi)地搞合作的,《唐伯虎點秋香1》就是和內(nèi)地合拍的。后來我生病,就做了別的金融、電視臺的行業(yè)。我哥搞的中國星就與內(nèi)地合作了,現(xiàn)在永盛又在搞了,目前有兩部也拍完了。一個新的市場成功了,就會出現(xiàn)演員不夠,好的編劇不夠,題材不夠的情況,現(xiàn)在一年好像能拍700部,但能上片的也就只有三四百部,幾百部片子還是排不上。每一年都有很多新的外行人加入這個行業(yè),有成功和失敗,失敗的還是有百分之八九十。其實困難和以前是一樣的,找不到好的編劇、演員、檔期,內(nèi)地現(xiàn)在最頭痛的就是這個問題。
新京報:你剛才說你借過高利貸?
向華勝:二十幾歲說有錢是騙你的,當(dāng)然也不窮啦,做生意開餐廳賺一百萬,但拍一部像樣的電影要三百萬,另外兩百萬是借的,所以不可能失敗,失敗就沒錢吃飯了,有壓力。
新京報:你曾說這么多年從來沒有敗過。
向華勝:沒有輸過。輸就沒有這個機會和你聊天了。
新京報:為什么“5510”計劃前兩部影片都選擇了古裝動作類的喜劇電影?這類題材在內(nèi)地已經(jīng)可以說是泛濫了。
向華勝:基本上我不喜歡拍古裝片的,我也不是拍古裝片成名。我拍的《至尊無上》《賭神》《逃學(xué)威龍》等等全都是時裝片,可是這牽涉到編劇的問題,講一句很內(nèi)行的話:時裝(電影)通常是沒有設(shè)計出來的,因為生活經(jīng)驗很豐富。很多編劇一舉成名,但同樣的題材他已經(jīng)編了五部七部,腦子已經(jīng)空了,所以只能往地下挖。內(nèi)地的電影市場也就是在這幾年才繁榮起來的,但是有生活體驗的編劇已經(jīng)不夠了。美國的電影百分之八十都是根據(jù)小說改編,我們國內(nèi)的小說根本就不夠。而且票房也有一個假象,好像感覺比較牢靠,其實賠得多,所以還是先拍改編的了,我以前也改過《鹿鼎記》啊———改得很不錯,還分了兩集呢。《唐伯虎點秋香2》改得很輕松。其實我也籌備了好幾部時裝片,但是編劇寫得慢,我給周潤發(fā)、周立波的《分手專家零零發(fā)》寫了好幾個月了,到現(xiàn)在最后一稿還沒有寫完。《唐伯虎點秋香2》和《龍鳳店》早就寫好了,所以就先拍了。
其實內(nèi)地這邊的相關(guān)領(lǐng)導(dǎo)也希望我們能夠像以前一樣打出去,能夠負擔(dān)一點文化傳播的責(zé)任,不能老是讓老外電影打來中國。美國最成功的不是靠打仗,最厲害是一個可口可樂,一個好萊塢的電影可以打遍全世界。我們就很可憐。現(xiàn)在開始好起來了,外國人開始留意我們的國產(chǎn)片了。出口來講我們是有經(jīng)驗的,當(dāng)年美國好萊塢是第一,我們香港很多年是第二。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厲害了,但除了內(nèi)地的資源,還要兼顧到海外。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在準備兩年之后投資一部外國電影,投一億美金。我打算把中國文化、中文摻進去,雖不能一步登天,但一個好的藝術(shù)品是全球都能夠接受的,像凡·高的、畢加索的畫一樣。
談四大巨星
胡說八道是周星馳的習(xí)慣
我是最窮的一個,半部戲都賠不起的……可能是運氣吧,沒人跟我去搶,周潤發(fā)演技這么厲害,才幾十萬,其實他跟我講一百七十萬我也會馬上給的,我看準的。周星馳以前拍幾部戲很馬馬虎虎,都一千多萬票房,我看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結(jié)果最后給我拍最差的都不止三千萬。
新京報:大家都知道你的父親是國民黨少將,家大業(yè)大,為什么你會選擇入這行?
向華勝:這是興趣的問題。我一直認為人做不喜歡的事情是不會有什么大成就的,你付出再多也沒用。當(dāng)然人也不總是一下子就選對的,吳宇森一開始就是拍喜劇的,他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拍動作片成名。有時候換一個行業(yè),可能成就會更大,但是如果你不喜歡,一定是不會成功的。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分,也許除了做電影我還有更擅長的天分,到現(xiàn)在我還不知道呢。
新京報:你一手捧紅了周潤發(fā)、劉德華、李連杰、周星馳……
向華勝:絕對說錯!我哪有能力把這么多人都捧紅。只能說我眼光好,不拍我的電影他們還是一樣會紅嘛,最多會晚那么兩三年。我請那些明星的時候,他們不是那么紅。我請劉德華的時候他只要15萬片酬,我給他加15萬到30萬;周潤發(fā)給我拍第一部片子《英雄好漢》他要70萬,給我面子少收10萬,60萬;周星馳是比較高了,70萬,簽了三部合約,《逃學(xué)威龍》《唐伯虎點秋香》和《賭圣》,都賺了大錢,但是成本很便宜。很便宜的意思反過來說就是當(dāng)時他們沒那么紅,現(xiàn)在70萬做夢了。劉德華現(xiàn)在是1900萬,周潤發(fā)好幾千萬,周星馳已經(jīng)五六千萬了。早知道他們會紅到這個地步,我還不如多簽個十部八部的,而且之前也不知道好萊塢會進來,不知道中國會開放。現(xiàn)在想起來還會覺得挺有失敗感的,早知道多簽幾部拿著合約賣錢了。
新京報:可是現(xiàn)在你要是找他們拍片子,他們一定是不會跟你談片酬的吧?
向華勝:這個是友情,起碼大家合作愉快,所以基本上我現(xiàn)在很不喜歡談當(dāng)年,好漢不提當(dāng)年勇。不過后面我是有一些請他們出演的計劃的。周潤發(fā)有兩部,起碼口頭上答應(yīng)了,合約還沒簽。古天樂有兩部,黃曉明還有四部,任賢齊還有三部。我喜歡跟明星合作。很多人都搞錯了,很多演員要求看本子,本子出來了演得更好的叫做演員;明星是不管演什么角色,什么樣的影片都是有底氣接的,投個幾千萬有了口碑可以獲得幾個億。你從馬路上找一個人,就算他演得比影帝好也沒用,人家不進場,這就是明星和演員的分別。
新京報:所以說是不是和你合作的明星都不會提出要先看劇本的?
向華勝:要把信心建立起來,如果每一個都要看,搞一部戲起碼一年半兩年,而且如果沒有明星的點頭,我也不能寫一個專為你量身定做的劇本啊,你不拍了怎么辦?如果《賭神》沒有周潤發(fā)點頭,誰能拍。筷惏購娧葜荒芘摹顿鬼》,絕對不可能是《賭神》。
新京報:在《唐伯虎點秋香2》上映的時候,周星馳在接受采訪時說自己根本沒有聽說過這個片子,對此你怎么看?
向華勝:嘴巴長在人家那兒,每個人都可以講不同的話。他是搞喜劇的,胡說八道是他的一個習(xí)慣,不認真對待的樣子,說什么不重要。
新京報:永盛在成立之時,既有邵氏、嘉禾、新藝城這樣的大公司,也有德寶等新晉公司加入戰(zhàn)圈,永盛是如何脫穎而出,靠什么確立下自己的江湖地位?
向華勝:邵逸夫先生現(xiàn)在一百多歲了,我這輩子也不可能贏他了。他把邵氏搞得那么蓬勃,他的眼光和手法是獨到的,而我做的時候他已經(jīng)是退休狀態(tài)了,只有他太太在那玩。他錢太多了,而我當(dāng)時是在拼命。嘉禾起來是因為運氣來了,因為一個李小龍。邵氏沒有請,因為嫌李小龍開的6萬塊身價太貴了,就談不攏,結(jié)果成就了嘉禾。新藝城的金公主本身太有錢了,是做九龍巴士的,開了很多戲院,它拍電影其實是希望戲院生意好一點。所以要說到專業(yè)還是不專業(yè),我就說不上來了。潘迪生的德寶本身是做珠寶的。我是最窮的一個,半部戲都賠不起的,所以選擇什么樣的導(dǎo)演、演員,我都是每天不睡覺地在那里想?赡苁沁\氣吧,沒人跟我去搶,周潤發(fā)演技這么厲害,才幾十萬,其實他跟我講一百七十萬我也會馬上給的,我看準的。周星馳以前拍幾部戲很馬馬虎虎,都一千多萬票房,我看得口水都流出來了,結(jié)果最后給我拍最差的都不止三千萬。而這些演員的片酬都才要幾十萬,我現(xiàn)在也覺得莫名其妙。其實最初的創(chuàng)業(yè)也讓我學(xué)到了一個道理,都說年輕的時候要成功一定要努力,假的!因為能做成功的,每一個都很勤奮。你說能給李嘉誠賺5000個億,你約他一年都約不到,但我經(jīng)?吹剿璩3點還會出來工作,勤奮是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的,真正到最后都是比命比運,聰明的人是沒有用的,要有機遇,眼光要看得遠。聰明人是近視眼,不用去搞一部戲這么辛苦,可以去做老千嘛。
談香港電影業(yè)
香港電影票房四分之一歸我
當(dāng)年如果拿走我和徐克的電影,有哪一部是三千萬、五千萬、七千萬?半部都沒有。同樣,劉德華的電影我就可以賣兩千萬,三千萬,而別人跟他的合約也就五百萬,一千萬不過的很多。陳嘉上拍《逃學(xué)威龍》,不錯,是我的嘛;劉國昌拍《雷洛傳》,每部三千萬,也是我的嘛……我不拍就露出原形。
新京報:成功人士都會說人定勝天,你則更信命和運?
向華勝:我年輕十幾歲的時候是很迷信的,每天都去算命;到三十歲認為自己成功了,人定勝天,不信迷信;再過十年八年,反過來了,還是天厲害,你怎么斗也斗不過天,就像現(xiàn)在的水災(zāi)。人要順天而行,萬事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你把事情努力做到自己能力范圍的最好,做盡了。我沒辦法了,天不給我了,我付出了努力,兩個月不睡覺,還是失敗,那自己就不能埋怨自己了吧。
新京報:你擔(dān)任導(dǎo)演的首部作品是《至尊無上》,后來永盛又出品了《賭神》《賭圣》等一系列賭片,票房全都大獲成功,也開創(chuàng)了港產(chǎn)賭片的類型風(fēng)潮。
向華勝:這只是一個包裝,賭片沒什么好看的。那個撲克牌從香港飛九龍,九龍飛到北京,這是特技片,沒什么好看。好看的是賭中生出的人性,《泰坦尼克號》觀眾是進去看那個船嗎?這是包裝,跟馮小剛的《唐山大地震》是一樣,整部賣的是人性。觀眾愛看的是他為什么賭得起,為什么賭這么大,這些都是恩怨情仇。我第一部賭片叫《至尊無上》,但我從來沒有宣傳賭,只是加入了賭的一些元素而已。
新京報:1994年前后你把永盛交給哥哥向華強打理,是因為身體的原因而退出的嗎?
向華勝:我是在1997年、1998年病了兩年,剛好碰到股災(zāi)。這還不算,盜版也是有史以來最厲害的,不可以硬來,只能停一下,利用空當(dāng)來發(fā)展一下別的事業(yè)。其實我是一直沒有離開這個行業(yè),我去搞電視臺,就是希望將來能夠用數(shù)字電視來抵制盜版,數(shù)字收費就可以比盜版便宜,你十塊我就九塊,就等于把電影送到大家家里。當(dāng)時我還提出了將戲院改建成迷你戲院,就是分拆成幾個放映廳,觀眾可以有各種不同類型的選擇。這是我第一個提議的,我是香港電影協(xié)會副理事長,是全香港最高票當(dāng)選的。
新京報:向華強為什么后來會成立中國星,而你為什么沒有參與?
向華勝:中國星是我病了之后才成立的,在香港上市了。我不同意我不在的時候拍小片,我在的時候都是拍大片的(這樣一個說法),但是上市公司每年需要有一個量,大片要拍小片也要拍,但是小片拍不好我怕會影響到我的聲譽,所以他就用中國星去拍。我覺得后來也不是因為我生病的問題,可能是他在澳門賺得錢太多了吧,他對賺電影這點小錢已經(jīng)沒興趣了。反而我是一直有興趣的,我做別的生意錢賺得也不少,但是人總是有喜歡的事情做的嘛。
新京報:你將永盛交予哥哥向華強打理,正好是香港電影開始由盛轉(zhuǎn)衰,進入低谷的時期。
向華勝:沒有什么由盛轉(zhuǎn)衰;旧舷愀鄣碾娪捌狈渴畟億中有二億五千萬是我的,幾部電影就可以拿走四分之一。當(dāng)年如果拿走我和徐克的電影,有哪一部是三千萬、五千萬、七千萬?半部都沒有。同樣,劉德華的電影我就可以賣兩千萬,三千萬,而別人跟他的合約也就五百萬,一千萬不過的很多。陳嘉上拍《逃學(xué)威龍》,不錯,是我的嘛;劉國昌拍《雷洛傳》,每部三千萬,也是我的嘛,他自己拍也就三五百萬。本來就不太好,我不拍就露出原形。
新京報:你在香港是一位大佬級的人物,你覺得圈子里面的人對你是尊敬多一些還是懼怕多一些?
向華勝:有沒有地位都是一樣過日子的,這個我完全不在乎。一個人但求其心安,我一輩子做人的座右銘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但求無愧于心。自己把事情做好就好了,別人的看法我不能左右,但總不能做對不起朋友,對不起自己,對不起自己祖先、民族的事情,這就夠了。賺到錢多做善事好事,壞事不要做。別人怎么看我完全不在乎,我不是為別人而活。
■ 四巨星推永盛
向華強、向華勝在永盛電影成立不久就依靠《賭神》創(chuàng)立了香港新電影類型片,并為公司帶來了非常高的票房收入;之后又推出《逃學(xué)威龍》《唐伯虎點秋香》《黃飛鴻》等多部經(jīng)典港片。這些經(jīng)典港片不僅捧紅了周潤發(fā)、周星馳、劉德華、李連杰等影視巨星,也奠定了永盛電影在香港電影業(yè)的地位,成為香港電影的一個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