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群書(右二)攜演員出席
本報訊 (記者王振國)日前,金爵獎中國參賽影片《千鈞。一發(fā)》舉行發(fā)布會,導演高群書攜演員馬國偉、遲強等出席。兩年前高群書已參加過上海電影節(jié),只不過角逐的是亞洲新人獎,兩年之后他自稱“老導演”。
發(fā)布會上,兩位非職業(yè)演員、來自哈爾濱的警察馬國偉和遲強成為全場焦點。他們看上去顯得有些緊張,也不愿多發(fā)言,但“拍電影很神秘,怕浪費膠片,總希望排練好了再拍”這樣簡單的話語體現(xiàn)出他們的憨厚。
高群書現(xiàn)場告白:喜歡真實
學新聞出身的高群書稱自己格外喜歡真實的事情,一再強調(diào)要通過這部電影表達一種真實、善良的力量:“我覺得真實的東西,更能打動人,也更有力量。所謂戲劇的力量、電影技術的力量,對于原本的生活來說,都很無力。”對于《千鈞。一發(fā)》同時入圍金爵獎和傳媒大獎,高群書表示自己更看重口碑和社會意義。
高群書答疑:加句號有用意
《如果·愛》、《夜。上海》、《色,戒》——不少電影片名迷上了加標點符號,《千鈞。一發(fā)》也不例外。面對是否跟風的疑問,高群書回應道,加句號是有用意的。如果片名是《千鈞一發(fā)》,觀眾會以為這是部緊張刺激的動作片,其實我們的目的是描寫這個人物。所以,我在片名里加了個句號。”
對于有觀眾提出影片前半部分緊張、后半段舒緩的意見,高群書稱他更喜歡后半部分,“在我看來,影片開頭交代了一系列令人緊張的事件,著重刻畫了排除炸彈的細節(jié),確實會讓觀眾感覺很驚險、刺激。但后半部分描寫了人物內(nèi)心的緊張、矛盾的掙扎,還有面臨困境時的蒼涼、無奈及最終的堅持,這便是人們在面對危機時的心態(tài),我更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