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電視臺主辦的“南方盛典”中,新《三國》和新《紅樓夢》兩大名著翻拍劇各有斬獲。不過,新《三國》和新《紅樓夢》的人氣顯然不及張紀中版的新《西游記》。當日,大胡子張紀中攜新《西游記》兩師弟“孫悟空”吳樾、“豬八戒”臧金生以及第二輪新片花會見媒體,搶盡了風頭。
剛開拍吳樾有“六小齡童的味道”
談起還在后期制作中的新《西游記》,張紀中動輒將“中國精神”、“中國文化”、“理想”掛在嘴邊。他表示,作為中國目前投資最大的電視劇,新《西游記》每集高達200萬元,不過相較于美劇,差距還是很大,“每集200萬美元還差不多。”數(shù)百人用四年時間拍出了新《西游記》,是大家的共同理想,而翻拍新《西游記》是將中國的文化精神通過電視劇傳播開來。
新《西游記》四師徒造型一直備受網(wǎng)友質疑,現(xiàn)場張紀中再談及當初選拔四人的因由。張紀中透露,當初看中吳樾演孫悟空,并非因為他有多優(yōu)秀,而是“在十幾個候選人中,就吳樾少一點六小齡童的影子”。他又爆料,剛開拍時,吳樾演得很糟糕,一上來還是六小齡童的味道,“他自己演不好,還亂發(fā)脾氣,怪這個怪那個,我狠狠說了他一通,都幾乎做好了要換掉他的準備。結果他再上場的時候,還真開始有點自己的味道了。”張紀中還爆料,當初“唐僧”聶遠爭著要演孫悟空,不過沒獲同意,“他雖然演過武打戲,但是又不是真會武功,很多打戲用的都是替身,這怎么能讓他演孫悟空?”張紀中認為唐僧的形象倒更適合聶遠,“在我心目中,唐僧是歷經(jīng)滄桑、將生死置之度外的得道高僧,聶遠氣質很符合唐僧這個角色,他既有硬朗又有軟的氣質,不像黃曉明那么硬。”
之后,張紀中又盛贊“豬八戒”臧金生是老樹開花,并很心痛臧金生拍攝時的辛苦,“戴著塑形(豬頭)很辛苦,他喝水都用吸管,吃餃子直接往豬嘴巴噻,又是把毛都吃進去。”他又表示。沙僧和豬八戒一樣,都有詼諧幽默的特質。
新《西游記》第二輪片花獲贊
11月中旬,新《西游記》第一輪片花在北京亮相,很多網(wǎng)友表示,特效勁,很魔幻,很有好萊塢大片的感覺,F(xiàn)場記者問,新《西游記》的好萊塢風格有點崇媚洋外,此前張紀中謂“要將孫悟空拍成蜘蛛俠,把豬八戒塑造成金剛”是否屬實?張紀中聽聞有點生氣,稱這完全是斷章取義,“文化的區(qū)別不是根本的區(qū)別。無論是中國文化還是西方文化,藝術是相通的,對生死的態(tài)度都是有共通點的。”他表示,不存在崇媚洋外,新《西游記》是以西方手法表現(xiàn)中國的傳統(tǒng)故事。至于新《西游記》最大賣點以及最大的突破口是否特效,張紀中如是說,“特效只是工具,我們就是要做一個真正的神話劇,讓大家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不得不相信,雖然它是魔幻劇,但卻是真實的魔幻劇。”
在“南方盛典”現(xiàn)場,新《西游記》第二輪片花“諸神降臨”(人物篇)也一并曝光,主要講述四師徒的前世今生(蛻變過程),而新《西游記》的其他主要人物角色,諸如觀音、女兒國王、蜘蛛精等也在快閃鏡頭中亮相。此前新《西游記》人物造型備受質疑,被指造型太動物,宛若群魔亂舞。不過從第二輪片花看來,其人物造型還可以,豬八戒、沙僧以及一眾妖怪的造型沒有傳說中那么恐怖。